-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doc】走出实践美学二元对立思维的误区——兼与易中天、杨春时商榷
走出实践美学二元对立思维的误区——兼与易中天、杨春时商榷
营未拜玄2004年第11期
走出实践美学二元对立思维的误区
——
兼与易中天,杨春时商榷
◎胡鹏林
[摘要]新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论争虽然对旧实践关学有所改进和发展,但是
现实的实践性和生存的超越性的对立表明他们仍然没有走出实践美学~-,-L对立思维的误区.超越
美学的提出,既是对实践美学陈旧思维方式的批判,同时也在探索超越性的二元思维和多元思维的思维
方法基础上,从存在论角度切入美学研究.超越美学摒弃传统二元对立思维模式,把审美活动作为人的存
在方式之一,在实践的基础上辩证地把审美置于人的存在和世界的存在的和谐层面上加以阐述.
[关键词]超越美学实践美学二元对立存在论超越性思维
[作者简介]胡鹏林,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湖北武汉,430079.
[中图分类号]1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326(2004)11—0122—04
易中天和杨春时最近着文就实践美学问题进行论争,一人求新,一人启后,观点针锋
相对.两人在驳斥旧实践美学上旗帜鲜明,都极力反对客观论和决定论,但前者反对后者的生
存的超越性,后者反对前者的现实的实践性.他们所谓的新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各执
一
端,却丢掉了旧实践美学的合理内核——对二元论的超越.现提出一种超越美学的思维方
式,一是基于超越二元对立思维,实现诗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融合的尝试,二是指出一些学者在实践
美学的研究和争论中所忽视的一个思维方法上的缺失,以引起讨论并就教于方家.
一
,思维转型i从二元对立到多元共存
20世纪中国美学自王国维始就蕴育了两种倾向:一是受叔本华和尼采,克罗齐和伯格森等人影响
的所谓启蒙者,注重于意志,直觉和生命冲动等等主观非理性因素研究;二是初期马克思主义者倾向
于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大多主张以物质为基础,以实践为主导.在50,6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中,主观
派与客观派的分野达到顶峰,此种分野发展到甚至连二元论都不是,极端化为一元独断论,前者
从西方唯心主义哲学中汲取养料,后者则寻求马克思唯物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的支持.这种主客二分
的论战,是心与物,灵与肉,无与有对立的表现,其根源在于马克思所指出的思维与存在的矛盾.但
是此时只是在此基础上产生了诸如此岸/彼岸,理性/感性,本质/现象,内容/形式等等二元因素,这
些二元因素彼此之间却没有取得平等共存的权利,独断论者往往以其中一元为基础建构起整套体系.
易中天与杨春时争论中的新与后就是一对二元对立:易中天的审美本质确证说着眼
于实践,认为美是以劳动为逻辑起点,美感就是人在劳动中确证自己本质力量的确证感,其思想渊源
在于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这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基本美学思想.从
审美发生角度讲,美在于劳动是毫无疑问的,因为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原因也就在于劳动,美是人创
造的,美感是人的感觉,劳动理所当然地成为人所创造的美的源泉,这是一种历史唯物主义美学观.
杨春时则认为美是现实生存方式和理性解释方式的超越,超越性只能经由生存体验和哲学反思而不
证白明,而不能被历史经验证实或证伪,这种自我实现,终极关怀,本真存在和形而上追求不可能在
122
劳动和现实中存在,尤其是在阶级社会异化劳动中更不可能存在.从审美追求角度讲,美不是已然
的现实,而是一种超越的可能性,不是指向现实或实践,而是指向超验的,形上的领域,这是一种后
形而上学的美学观.由此可见,易中天从审美的发生和发展角度论证美的实践性,坚持了历史和实践
的观点,侧重于形而下的关注;杨春时从审美活动的终极追求角度探讨美的超越性,坚持了审美作为
一
种精神活动的独特性,侧重于形而上的关怀.从两人的争论中可以看出各自观点的片面的深刻
性.要解决这种新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矛盾并推进美学新质的产生与发展,必须求助
于亦此亦彼的超越性的二元思维.本文主张的超越美学也就是在这个意义上展开的.
新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这x,l--元因素的对立表现出一种非此即彼,非彼即此的思
维方式,其直接后果是在二元之间划定界限,互不往来甚至相互指责.而界限这边所缺乏的止是界限
那边所拥有的,界限这边所拥有的正是界限那边所缺乏的,二元之间的对立最终只能固守自己一元真
理的片面深刻性.亦此亦彼的超越性的二元思维正好取消这一界限而使二元互补互动,互通有无,
共同发展.这种超越性思维实质上就是一种具有丰富性和开放性的多元思维,多元中每一元都独立存
在和运作并保持着互补互动的关系.只有在这种批判一元独断,二元对立的超越性思维的基础上,超
越美学才有产生和发展的可能.
二,美学的超越性和超越美学
杨春时也讲超越,主张以生存为逻辑起点,由生存的超越性推演出审美的超越本质.这无
疑比实践美学更有说服力,但是把这种超越性作为生存的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淘气的作息时间课件》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3242.ppt.ppt
- 《舞动青春_绽放梦想》主题班会 八年级3班..doc
- 《第1课 画家乡的风景课件》初中美术湘美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课件20565geo2k.ppt.ppt
- 《第1课 文明之光课件》初中美术湘美版八年级下册63412.ppt.ppt
- 《第1课 文明之光课件》初中美术湘美版八年级下册63398.ppt.ppt
- 《第1课 文明之光课件》初中美术湘美版八年级下册63393.ppt.ppt
- 《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同样的权利 同样的爱护 课件1(33张PPT)(人教版八年级下).ppt
- 《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整理与归纳课件》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5917.ppt
- 《第1课 画家乡的风景课件》初中美术湘美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课件20557.ppt.ppt
- 《第1课 文明之光课件》初中美术湘美版八年级下册63396.ppt.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