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盎司 Mar120, Workshop 10, March 2001 Tire FEA, * WS 1-* Mar101, Workshop 1, November 2004 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结构的 有限元分析 青岛科技大学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的有限元分析 主要内容: 几何模型的建立 材料模型的建立 边界条件的施加 结果分析 结论 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的有限元分析 图1 二维和三维轮胎有限元模型 2-D 模型 344 nodes, 274 elements 3-D 模型 12385 nodes and 9864 elements 1.几何模型 2.材料模型 Yeoh 模型 加强筋模型 钢丝帘布钢丝圈 橡胶 图2 轮胎有限元分析的材料模型 3.边界条件 充气压力800KPa 负荷29.4KN 下沉量28mm 滚动速度100Km/h 4.计算结果 图3.轮胎与轮辋接触 轮胎有限元模拟结果-充气断面尺寸 表1 实测结果与计算结果的比较 ? 实测值 (mm) 计算值 (mm) 充气外直径1) 1050 1050.20 充气断面宽1) 273 277.96 轮胎外直径 2) - 1050.85 轮胎断面宽 2) - 277.42 1)仅在充气压力800KPa下 2)在充气压力800KPa和100Km/h下自由旋转 轮胎有限元模拟结果-充气压力下 图4 轮胎在不同充气压力下第二带束层不同位置的应力分布 轮胎有限元模拟结果-充气压力下 图5 轮胎在充气压力下各带束层中的周向应力分布 轮胎有限元模拟结果-充气压力下 图6. 轮胎在充气压力下各带束层中的剪应力分布 轮胎有限元模拟结果-充气压力和离心作用 图7. 轮胎在充气压力和离心载荷下带束层 和胎体层中的等效应力分布 图8. 轮胎在垂直负荷下的变形 图9. 轮胎在垂直负荷下最低断面中的应变能密度分布 Belt edge crack example from a steel belted radial tire Chafer delaminating 静态接地印痕 下沉量为5.6mm 下沉量为11.2mm 下沉量为17.9mm 下沉量为28mm 图10. 轮胎在不同下沉量下的接地印痕 ( 下沉量28mm, 负荷 29400N) 图11. 轮胎在垂直负荷下接地压力分布 ( 下沉量28mm, 负荷 29400N) 图12. 轮胎在垂直负荷下接地面上的剪应力分布 ( 下沉量28mm, 负荷 29400N) 图13. 轮胎在垂直负荷下剪应力分布 ( 下沉量28mm, 负荷 29400N) 图14. 轮胎在垂直负荷下剪应力分布 图15. 轮胎在接地印痕上的不同断面位置 图16. 轮胎在垂直负荷下不同横向断面中的接地法向力分布 图17. 轮胎在垂直负荷下不同周向断面中的接地法向力分布 图18. 轮胎的负荷与下沉量的关系 静态接地 图19. 轮胎在施加垂直负荷前后 最低断面第二带束层中的周向应力 静态接地 图20. 轮胎在施加垂直负荷前后 最低断面第一带束层中的周向应力 静态接地 图21. 轮胎在施加垂直负荷前后 最低断面第三带束层中的周向应力 静态接地 图22. 轮胎在施加垂直负荷前后 最低断面第四带束层中的周向应力 (负荷 29.4KN, 速度 100Km/h) 稳态滚动分析 图23. 轮胎在负荷下滚动前后 最低断面第二带束层中的周向应力 稳态滚动分析 图24. 轮胎在不同工况下最低断面胎体层中的周向应力 (气压800kPa, 负荷 29.4KN, 速度 100Km/h) 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的有限元分析 结论: 轮胎与轮辋接触的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是一致的。 轮胎充气断面直径和充气断面宽与实测值相近。 轮胎在充气过程中,带束层不同位置的应力随充气压力的增大,呈线性增大。 轮胎的接地印痕的大小随着下沉量的增大而增大;形状由椭圆逐渐变为矩形,与实际情况一致。 轮胎接地印痕上的压力分布是不均匀的,近似呈马鞍形。 轮胎的垂直负荷与下沉量大致呈线性关系。 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的有限元分析 7)轮胎在垂直负荷作用下,与仅受充气压力相比,带束层受力发生较大变化。第 一、二带束层应力,胎面中部受力较大,变为胎肩处较大。 8)在稳态滚动下,带束层在胎肩处的应力比静止状态下有所增大;而胎面中部胎体层受力反而减小。 9)在接地区域,轮胎肩部和胎圈部位的应变能密度较大,轮胎长时间行驶会引起肩空、肩裂、子口爆破等破坏形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