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立克次体.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1章 立克次体

立克次体Rickettsia立克次体属 Rickettsia柯克斯体属 Coxiella东方体属Orientia巴通体属Bartonella埃立克体属 Ehrlichia立克次体目一类与节肢动物关系密切,严格细胞内寄生,引起斑疹伤寒、恙虫病等传染病的细菌普氏立克次体立克次体属斑疹伤寒群柯克斯体属斑疹伤寒立克次体斑点热群恙虫病群恙虫病立克次体东方体属埃立克体属犬埃立克体群腺热犬埃立克体群嗜吞噬细胞埃立克体群巴通体属五日热巴通体汉赛巴通体分类共同特点 严格细胞内寄生,以二分裂方式繁殖 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多形态,G-,介于病毒与细菌间,更接近细菌 以节肢动物为媒介,寄生,储存宿主 多为人畜共患病的病原体 对多种抗生素敏感:立克次体发现:巴西学者Da Rocha Lima 1916年从斑疹伤寒患者的体虱中首先发现命名:为纪念因研究斑疹伤寒而献身的美国青年医生Howard Taylor Ricketts 而命名致病: 普氏立克次体:流行性斑疹伤寒的病原体 斑疹伤寒立克次体:地方性斑疹伤寒的病原体生物学性状形态大小染色多形态,球杆状或杆状为主,大小介于病毒与细菌之间(0.3~0.6× 0.8~2.0)染色:Gimenza红色结构与革兰阴性菌非常相似 最外表:粘液层、微荚膜 细胞壁:肽聚糖、脂多糖、外膜培养特性活细胞内,以二分裂方式繁殖, 常用 细胞培养:鸡成纤维细胞、 L929细胞、 Vero细胞 鸡胚接种:卵黄囊 动物接种:豚鼠、小白鼠生长缓慢9~12小时繁殖一代适宜的生长温度为35~37℃抗原结构群特异性抗原: 细胞壁表面脂多糖成分 与变形杆菌某些菌株有共同抗原(外斐反应) 立克次体 变形杆菌OX19 OX2 OXK普氏立克次体 + + + + -斑疹伤寒立克次体 + + + + -种特异性抗原:外膜蛋白致病性与免疫性致病物质内毒素: 脂多糖,类似肠道杆菌内毒素磷脂酶A: 溶解细胞膜或细胞内吞噬体膜 有利于立克次体穿入细胞并生长繁殖粘液层: 粘附、抗吞噬作用 直接破坏作用或引起变态反应节肢动物叮咬或粪便致病机制局部(淋巴组织小血管)(第一次菌血症)全身小血管内皮细胞(第二次菌血症、毒血症)细胞肿胀、组织坏死、血管病变Immunohistological staining of rickettsiae(red) in endothelial cells(临床表现出现)高热、头痛、皮疹、血管炎、器官病变Replication cycle of Rickettsia and Orientia 所致疾病病原体:普氏立克次体疾病名称:流行性斑疹伤寒传染源: 病人传播途径:人------人虱------人随虱粪于皮肤上 从搔抓的皮肤破损处侵入体内主要症状:高热、皮疹、头痛等病原体:斑疹伤寒立克次体疾病名称:地方性斑疹伤寒传染源: 鼠传播途径:鼠---鼠蚤、鼠虱---人 鼠蚤叮咬吸取人血时进入主要症状:与流行性斑疹伤寒相似,较轻 高热、皮疹、头痛等免疫性细胞内寄生细胞免疫为主 杀伤立克次体感染细胞 释放淋巴因子体液免疫为辅 促进巨噬细胞吞噬、中和毒性物质较强免疫力微生物学检查标本采集:病人的血液(初、急性期,用药前)分离培养:接种鸡胚卵黄囊,动物接种等, 动物发病,涂片染色血清学检查:外斐反应 定义:用变形杆菌抗原代替相应的立克次体 抗原测定病人血清中立克次体抗体的 非特异性凝集反应 应用:立克次体病的辅助诊断(≥1:160)防治原则预防非特异性:灭四害,灭节肢动物(蚤、虱等)特异性:鼠肺疫苗(全细胞灭活疫苗) 变异性外膜蛋白(亚单位疫苗)治疗抗生素、注意---磺胺药促进生长防治Louse control measures with DDT恙虫病东方体恙虫病的病原体生物学性状双球或短杆状,约1.2um大小染色特性同立克次体活细胞内生长,小鼠易感常用鸡胚接种和细胞培养分离培养细胞壁与变形杆菌OXK有交叉抗原致病性所致疾病:恙虫病传染源: 鼠传播媒介:恙螨(寄生、储存宿主)传播途径:鼠等、恙螨---卵---恙螨---人 恙螨幼虫叮咬人而入侵主要症状:全身高热、剧烈头痛等 局部叮咬处症状黑色焦痂 微生物学检查标本采集:急性期病人的血液分离培养:小鼠腹腔接种, 鸡胚卵黄囊接种等血清学检查:可用外斐反应防治原则主要加强个人防护,防止恙螨叮咬治疗同立克次体贝纳柯克斯体与汉赛巴通体病原体贝纳柯克斯体汉赛巴通体疾病名称Q热猫抓病传染源受染家畜猫、狗传播途径家畜接触接触主要症状发热、头痛、腰疼等局部引流淋巴结肿大。发热、厌食、肌肉痛、脾大等检查动物接种等可培养基培养防治消除家畜感染乳制品消毒疫苗接种杀灭感染动物避免抓、咬伤抗菌素治疗主要病原性立克次

文档评论(0)

yigang09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