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幼儿教育]好父母坏结果
是不是每次当你把3岁的孩子送到幼儿园的时候,他的脾气都会像即将爆炸的炸弹一样,放肆哭闹让你在老师面前很没有面子;是不是你说“你是最聪明的宝贝”这样的话,已经无法引诱8岁的孩子从《侠盗猎车手》电子游戏转移到自己的数学作业上;是不是你的孩子已经进入青春期还经常躺在地上耍赖?当父母从来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在今天这样的时代,两个家长往往都需要在外面工作赚钱,专门留给孩子的时间变得有限;在今天的时代里,9岁的孩子就拥有自己的手提电话,12岁的孩子已经懂得口交;在今天的时代里,越来越多证据显示青春期的青少年心里要承受更多恐惧感和挫败感;在今天的时代里,要养育一个有能力并具有爱心的人类,其挑战远胜于以往任何时候,以至于绝望中的父母经常求助于保姆———这其实是一种放任的、消极的、回避式的教育方式。实际上,在今天的时代,父母们还有其他可依赖的东西:科学。
研究学者在最近几十年中不懈研究是什么成为刺激孩子按照正确方式行动的最大动力,又或者说哪些管教方式被证明是有效的,而哪些根本没有用甚至还产生副作用。研究人员将这些资讯统称为“证据基础教养学”(evi-dence-basedparenting),在总结这些科学养育方法的同时,他们吃惊地发现,千百年来被父母惯用并以传统的惯性坚信管用的教养手段其实缺乏积极作用,已经被科学实验证实是失败的。主管耶鲁大学教养中心以及儿童行为诊所的心理学家阿兰·凯兹丁(AlanKazdin)说:“尽管所有心理学家一致认同试图通过高声吼叫改变孩子的行为方向全然是徒劳,但是一着急就吼叫好像已经成为父母们的直觉。”除了失败的吼叫外还有很多其他例子:
●对不当行为大声怒吼或者唠叨,对于劝阻孩子都无效,孩子对这两种责备方式都会自动屏蔽。
●父母的赞美永远不会宠坏自己的孩子,事实上尽可能给予孩子更多的宠爱是父母能有效影响孩子行为的唯一手段,但是很多父母浪费了赞美孩子的多种手段,他们只会说“你真聪明”、“好样的”、“做得好”等,某些父母甚至直接省略了赞美。
●肢体惩罚等严厉的惩罚手段虽然能阻止孩子的坏行为,但只是暂时性的,惩罚手段只有在程度极轻的时候才奏效,强化并鼓励好的行为比惩罚坏的行为作用和效果好得多。
尽管如此,那些畅销书排行榜上的前几位,号称能将“小无赖”变成“乖孩子”的教育类书籍鲜少提及以上这些科学结论,这或许是因为目前为止关于教养学的科学研究多半在学术层展开,例如在耶鲁大学、在弗蒙特行为治疗和心理治疗中心、还有在华盛顿大学教养诊所。令人诧异的是,很多临床的家庭精神治疗师以及关于儿童行为学的教育学者并没有及时跟上以上科学研究的发展,于是那些遇到教育孩子困难的父母在试图寻求专业帮助的时候往往得不到最新的、正确性最高的建议。一个能说明问题的典型例子是,根据随机的临床测试,所有为捣蛋孩子设计的行为指导治疗计划中,只有16个被评估为“能有效展开”,这个随机测试是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儿童保健专家佘拉·艾伯格(SheilaEyberg)进行的,她将调查结果和相关分析发表在1月刊出的《儿童及青少年临床心理学月刊》上。多年来凯兹丁一直努力将关于孩子教养的科学研究推向临床,希望在第一线的心理治疗师能接纳“证据基础教养学”,为此他专门在今年早些时候为父母们出版了一本著作《凯兹丁管教捣蛋孩子的方法》。其他的以实验证据为基础的大部头还有《教育倔强的孩子》(ParentingtheStrong-WilledChild),作者是雷克斯·弗汉德(RexForehand)与尼古拉斯·朗(NicholasLong)和《艰难的岁月》(TheIncredibleYears),作者是卡洛林·韦伯斯特(CarolynWebster-Stratton)。
这些关于教养孩子理论的基础是经典的行为心理学,也就是在心理学教材《Psych101》里经常提到的“积极强化作用”。研究学者们进行了随机的、经过仔细设计的对比性控制试验,这些试验能区分典型的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互动,根据家庭背景不同产生的细微差别。这些科学实验通过很多有趣的现象,说明在催促孩子做一件事的时候喊出倒计时,从倒数计时10开始有效还是从5开始更有效;说明是否表扬一个13岁的孩子能让她破啼为笑;实验还列出家长必须知道的激励孩子的3个基本步骤,它们是:首先像火山喷发一样地表扬,热情洋溢;然后是仔细说明孩子在哪些方面做对了;最后以身体的触碰,例如一个亲吻、拥抱、拍拍头等作为表扬的结束语。
除此之外,父母们还能从科学研究里获得什么新知识呢?研究人员总结了最常见的8种教育误区。
1 父母不能制定规矩
几乎所有的父母都承认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理性上我们都清楚如果不给孩子设定一定的行为纪律,绝对不会有好结果,但是一旦面对孩子们的哀求、眼泪、耍赖和顶撞,不少家长就此放弃了规矩。弗蒙特大学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