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颢-湖南永兴第一中学.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程颢-湖南永兴第一中学

对“理”的把握:格物致知 A、含义: B、目的、用意: 明确个人修养原则 通过接触世间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最终贯通明理 敬畏天理-----个人人性必须服从儒家伦理------存天理、灭人欲 朱熹首先提出“四书”之名,对它们加以注释并编著《四书章句集注》等书。元以后的科举考试,都首重“四书”,并以朱熹的注解作为释读的惟一标准。 二程(北宋)观点 天理是万物本原,先理后物 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格物致知”把握“理” 朱熹(南宋)观点 理之源在于天理 天理就是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 “格物致知”明道德之善 程朱理学的观点 世界观(核心):天理是万物本原,先理后物 道德观: 理在社会上表现为儒家道德规范 方法论: 格物致知 (客观唯心主义) (道教) (佛教) (儒家) 存天理灭人欲 程朱理学 (3)影响 ②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很大,远及日本朝鲜以至欧洲。 ①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三、陆王心学 1、代表人物: 南宋:陆九渊 明朝:王守仁 2、主要思想主张 (1)陆九渊: “心即理也”,并提出“发明本心”以求理。 (2)王守仁: “致良知”,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 阅读材料,探讨心学思想 材料一 孩提知爱长知钦,古圣相传只此心(陆九渊) 材料三 王守仁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指着山中开花的树木问:“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山中树上的花自开自落,同我心有何相关?”王守仁回答:“你不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就说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主观唯心主义,即认为世界的本源在人的意识,它具体体现为人的感觉、精神、意志等 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理在心中。 材料二 陆九渊说: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世界” 陆王心学——寻找内心的理 小故事 人人可为圣贤:有一个叫杨茂的聋哑人听王守仁讲,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就以写字问王守仁。王问:“你嘴巴不能说话,耳朵也听不到声音,那你的心能分得清是非吗?”杨答:分得清是非。王说:“只要你心中分得清是非,存在天理,你就是个聋哑型的圣贤啊。”这体现了“心即理”的思想。 材料四 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材料五 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材料六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 心学的方法论--------如何把握 “理”? 不靠“格物”:而靠内心的“自省”,致良知,知行合一。 ──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 ──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 小故事 致良知的故事:王守仁的门人,夜间在房内捉得一贼。他对贼讲了一番良知的道理,贼大笑,问他:“请告诉我,我的良知在哪里?”当时是大热天,他叫贼脱光了上身的衣服,又说:“还太热了,为什么不把裤子也脱掉?”贼犹豫了,说:“这,好像不太好吧。”他向贼大喝:“这就是你的良知!” 王守仁之励志诗—— 象棋终日乐悠悠, 苦被严亲一日丢。 兵卒堕河皆不救, 将军溺水一齐休。 马行千里随波去, 象入山川逐浪游。 炮响一声天地震, 忽然惊起卧龙愁。 陆 王 心 学 陆 九 渊 ①心是万物本原(“心即理也”) ②求“理”的方法 -----内心反省 反对“格物致知” 王守仁 (阳明心学) (明代) ② 思想核心:“致良知” ③“知行合一”强调自我主动, 鼓励奋发立志 良知即本心、即理,乃天生,不必外求 ①“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陆王心学——寻找内心的理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名校校训 清华大学: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南开大学:允公允能 日新月异 四川大学:精韧不怠 日近有功 南京大学:诚朴雄伟 励学敦行 山东大学:气有浩然 学无止境          扇枕温衾 恣蚊饱血 扇枕温衾:黄香,东汉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 恣蚊饱血:吴猛,晋朝人。八岁时家里贫穷,没有蚊帐,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