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书与成德之教-南华校务行政系统-南华大学
郭店楚簡〈五行〉與〈緇衣〉引《詩》《書》的儒學詮釋
謝君直
南華大學哲學與生命教育學系
摘要
先秦儒學視《詩》《書》不啻詩文與歷史文書記載,亦有思想詮釋之意義。觀乎1993年出土之郭店楚墓儒家竹簡文獻,其中〈五行〉篇引《詩》證道德心與天人合德,〈緇衣〉篇引《詩》《書》證德政與倫理價值,二文本所顯示先秦儒家對古代經典的哲學詮釋,亦是吾人重新理解儒學之脈絡。
關鍵字:郭店、五行、緇衣、詩、書、儒家哲學、經典
一、前言
從經學史而言,「經學」作為專門學術實乃始自孔子傳授與詮釋「六經」,據《莊子?天運》的記載,所謂「六經」之名目為《詩》《書》《禮》《樂》《易》《春秋》,〈天下〉篇文即明確道出此六部經典的性質。而自「郭店楚墓竹簡」於1993年出土,先秦文獻稱引此六部經典亦多了明證,並且在郭店楚簡文獻中,〈五行〉引《詩》與〈緇衣〉引《詩》《書》乃再次指引儒學與詩書經典詮釋的學術關係。此一詮釋關係的形成,起源於《論語》中引《詩》論《詩》,孔子與孔門弟子對於詩學固無意於純文學之賞析,學《詩》對孔子師生而言,乃是意義之開展。觀〈八佾〉中孔子回應子夏「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即因彼此將詩文「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之理解,由「繪事後素」之解讀,昇華為先質後禮之詮釋,將詩義賦予道德內涵。另一例則是〈學而〉中,子貢引〈衛風?淇澳〉「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以喻示其明瞭孔子教導進德之不已。而孔子引《書》亦是如此,如〈為政〉記載:「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藉由引《尚書》逸文,孔子學說傳達了為政的基本精神在倫理。而如此言《詩》與說《書》之方法雖是「斷章取義」,然孟子云:「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萬章上〉),又云:「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於〈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盡心下〉),若回顧《尚書?堯典》之「詩言志」乃古意,則儒者對「詩」與「書」之「經典意識」,非僅止於文學審美或為歷史考證之工作,《詩》與《書》之意義世界對內涵道德意識之詮釋者而言,毋寧是價值意義的載體,而與言《詩》《書》者處於恆常之有機聯繫中。進而言之,儒學視經典與詮釋者之間乃一實踐關係,人作為有智慧的生命存在,閱讀、理解、傳達傳統經典意涵,應非僅止於知識之積累,而是為了更高的價值理念以實踐之。是以本文之作乃就前述觀察,分析郭店楚簡〈五行〉與〈緇衣〉之經典詮釋,而論述其儒學意涵,並即此申說儒學與經典的關係。
二、楚簡〈五行〉引《詩》的儒學意涵
〈五行〉共七章引《詩》,
不仁,思不能清。不智,思不能長。不仁不智,「未見君子,憂心不能,惙惙;既見君子,心不能悦」。「亦既見之,亦既之,我心則悦」。此之謂也。不仁,思不能清。不聖,思不能。不仁不聖,「未見君子,憂心不能忡忡;既見君子,心不能降」。引《詩》。易言之,〈五行〉以「心不能悅」與「心不能降」表達不仁、不智與不聖之遺憾,並由此回應上引簡文前一章所強調「五行皆形於内而時行之,謂之君子。士有志於君子道謂之志士。善弗為亡近,德弗志不成,智弗思不得。思不清不察,思不長不形,不形不安,不安不樂,不樂亡德」。其意謂士有志於君子道乃應具備仁之思、智之思與聖之思,倘若無此道德意識,則不僅意味士人在踐履價值實踐的過程中未能有「清」、「長」與「輕」等內涵,亦是反映士人之實踐未能安樂於德性之中。而且據簡文「形於內」與「不形於內」的區分,志士之君子道乃強調士人之道德實踐應該由內至外,從內涵德性轉化為德行,而非徒恃形於外之行為表現。是以「未見君子」固是「憂心不能」之「忡忡」或「惙惙」,然而若未能含具德性之思,則「既見君子」亦必是於心未安。倘如以此檢視〈五行〉之引〈草蟲〉,則毋論《詩序》與《毛詩傳》之解讀為婦女以禮自防,抑或一般解讀為婦人懷念遠行丈夫,簡文引《詩》皆無關於婦德或思念之情感,然其文脈亦非全然脫離詩文,而是從詩文中提煉出「心思」之作用,藉此喻示道德之內在性,詮釋道德實踐乃應著力於價值意識之彰顯,如此纔是士君子之充分表現。
對於「心」作為價值意識的意義,〈五行〉另以「慎獨」觀念來表述,且亦是引《詩》說之:
「淑人君子,其儀一也」。能為一,然後能為君子,慎其獨也。
〈五行〉引〈曹風?鳲鳩〉喻君子慎獨。根據該詩首章「鳲鳩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儀一兮。其儀一兮,心如結兮」,簡文未引全章詩文乃以「一心」隱喻慎獨之義。而且察簡文該章上接「聖之思也輕……聞君子道則玉音」之章,並呼應下章之「金聲而玉振之,有德者也」,則慎獨不唯指此一心,且在簡文「善,人道也;德,天道也」的思想脈絡下,亦有天人合德而為一之謂。易言之,形於內的德之行雖有五種,然卻歸諸一心之運作,「呈顯」人道之內在道德性,進而與天道相呼應,強調唯有道德心纔能與天道相聯繫,形塑由人道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活动一《鞋底的秘密》课件 综合实践活动 二年级上册.ppt VIP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四年级数学上册典型例题系列之第1单元大数的认识基础篇(原卷版)人教版.docx VIP
- 《插花与花艺设计》课程教学课件-花艺色彩原理.pptx VIP
- 2024年秋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新教材).docx
- 新闻传播法教程(第7版)PPT导论.pptx VIP
- 傣族介绍课件.pptx VIP
-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2025解析与教学实践.pptx VIP
- TCECA-G 0171-2022零碳工厂评价规范.docx VIP
- 电力安全知识培训课件PPT.pptx VIP
- 妇科手术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预防专家共识解读培训课件-中心医院.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