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秋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上第3章第二节《海陆变迁》(第1课时)教案
《海陆变迁》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举例说明地球表面的海陆变迁,并了解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观点。
2.知道大陆漂移学说及其基本观点,了解地理科学发展史,并注意科学兴趣的培养。
教学重点:
举出海陆变迁的实例并了解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观察法、小组合作法。
教具准备:
地图册、多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黑龙江伊春6月19日电:近日,嘉荫县一农民采山时发现一块鱼化石(见下图)。
“石头”里面嵌着一条“鱼”,鱼头、脊柱、尾巴、鱼刺清晰可见。据专业人士介绍,这是一块鱼化石,目前,保存这样完整、清晰的鱼化石不多见。两年前,距离发现这块鱼化石不远处的一座山上,也曾发现过类似的鱼化石。
师问:山上哪来的鱼化石呢?
学生观看、思考、交流。
点拨:鱼被掩埋进泥土中,后来由于压力等原因,泥土和鱼都变成了石头。鱼化石非常珍贵,它们对研究地壳运动、地质变迁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这节课来了解海陆变迁。(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录像\录音,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二、新授
1.你能解释下列现象吗?从这些现象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1)在青藏高原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2)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3)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将形成海洋。
(4)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最终将消亡。
学生积极讨论后回答:
(1)说明这里原来是海洋。
(2)说明这里原来是陆地。
(3)说明现在地壳现在还在活动。
启示:地壳在活动中;海洋和陆地在不断的变化,这就是海陆变迁。
2.海陆变迁的原因是什么呢?
实验演示活动:
(1)在地球内力作用下:
①地壳由于水平方向上受力发生变形,造成海陆变迁:两本书挤压演示中间隆起成山、拉伸演示中间出现空缺成海。
②在垂直方向上,地壳隆起或下陷,海平面升降使海陆变迁:一摞书,抬升到桌面以上,形成“陆地”;降到桌面以下形成海洋。
(2)在外力作用下,海陆的变迁:
两摞书,从一摞抽书到另一摞演示由海变陆。
一种是自然外力:河流三角洲;
一种是人为之力:填海造陆。
3.学生试举例子,分别说明是哪种原因形成的:
①青藏高原(挤压成山)
②台湾海峡(海平面上升)
③黄河三角洲(自然外力)
④荷兰、日本(人为之力)
总结:学生结合演示活动并看课本49页文字后回答:地壳运动(挤压、拉伸)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此外,人类活动也能引起海陆的变化:如香港填海造陆、荷兰围海造田、日本填海造陆等。
从以上现象我们不难看出海陆是变迁的。那么我们今天的海陆分布状况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是如何发生变化的呢?对此,科学家提出了不同的假说,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大陆漂移说。
4.感受假说:
分小组拼图。全班分五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到一份剪开的七大洲地图(亚欧大陆连成一体)。要求各组学生根据七大洲轮廓进行拼合,看看哪些大洲轮廓能够吻合,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得出观点有两种:①巧合;②一些大洲能基本吻合,如南美洲和非洲,它们可能原来相连。
5.介绍假说:
学生读课本第50页文字和大陆漂移示意图
(1)哪国的哪位科学家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
(2)假说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6.证明假说:
学生读课本第51页内容,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
对于第②种观点,要求学生找出证据证实自己的观点正确。各个小组回答后,在老师帮助下整理出来论据:南美洲东海岸与非洲西海岸大陆轮廓线惊人的吻合,甚至能拼合在一起;大西洋两岸大陆生物有亲缘关系,一些古生物的化石也是同类的;南美洲和非洲的古老地层相似。
7.证实假说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人造卫星测量证实,大陆确实在漂移着,平均每年移动1—2cm。
8.应用假说:现在的南极洲地层中有很多煤,煤是由于温暖气候下大片森林埋入地下受高温、高压影响而形成的。那么,冰天雪地的南极洲过去怎么会有森林呢?
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交流、总结:
因为在很久以前南极洲曾位于温带或热带,生长有大片森林,后来大陆漂移才来到南极地区。
大陆为什么会漂移呢?魏格纳未能对此作出合理的解释。因此一段时间后,大陆漂移学说便销声匿迹了,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大陆漂移呢?——板块运动是大陆漂移的重要原因。我们下节课再来了解它。
三、练习
1.下列沧海桑田的变化,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是( )
A. 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 B. 海底的古河流三角洲
C. 荷兰的填海造陆 D.红海的不断扩大
2.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图3.4是不同时期大陆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下哪一幅图表示的是现代大陆的分布状况( )
A. ① B.② C.③ D.④
(2)下列事实中,可以作为大陆漂移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秋北京课改版语文七上第2课《捅马蜂窝》练习题.doc
- 2017秋北京课改版语文七上第4课《戒烟》探究训练.doc
- 2017秋北京课改版语文七上第4课《戒烟》教案1.doc
- 2017秋北京课改版语文七上第6课《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教案1.doc
- 2017秋北京课改版语文七上第7课《莎利文老师》练习题.doc
- 2017秋北京课改版语文七上第6课《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教案2.doc
- 2017秋北京课改版语文七上第3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doc
- 2017秋北京课改版语文七上第5课《我的老师》教学设计.doc
- 2017秋北京课改版语文八上第12课《勉谕儿辈》练习题.doc
- 2017秋北京课改版语文七上第9课《关雎 蒹葭》教案.doc
- 2017秋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上第3章第二节《海陆变迁》(第一课时)学案.doc
- 2017秋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上第3章第二节《海陆变迁》(第2课时)教案.doc
- 2017秋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上第3章第二节《海陆变迁》(第一课时)教案.doc
- 2017秋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上第3章第二节《海陆变迁》(第二课时)教案.doc
- 2017秋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上第4章第一节《天气》学案.doc
- 2017秋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上第4章第一节《天气》教案.doc
- 2017秋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上第4章第一节《天气》教案2.doc
- 2017秋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上第4章第一节《天气》学案1.doc
- 2017秋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上第4章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差异》(第1课时)学案.doc
- 2017秋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上第4章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差异》(第2课时)教案.doc
最近下载
- 工业园区现场5S执行标准及操作手册.pdf VIP
- 应用运算定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反思.pptx VIP
- 2025辽宁沈阳市铁西区面向社会招聘社区工作者73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当代西方隐喻理论要点.ppt VIP
- 跟腱断裂的术后康复.pptx VIP
- 纪纪录片《公司的力量》共十集解说词.doc VIP
- 10《苏武传》课件(共75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pptx
-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投资管理办法.docx VIP
- 2025沈阳市铁西区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社区工作者73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6.4中国舞曲 课件 2025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上册.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