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所有权安全的保护与交易安全的保护-高点法律网.PDF

论所有权安全的保护与交易安全的保护-高点法律网.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所有权安全的保护与交易安全的保护-高点法律网

重 要 論 文 導 讀 論所有權安全的保護與交易安全的保護 編目: 民法 【論文導讀】 一、文章名稱:民法普通地上權修正之評析 二、作 者:蔡明誠 三、出 處:月旦法學雜誌第 180 期,頁 5~22 <目 次> 壹、重點整理 一、公信原則與公示原則的關係 二、動產與不動產善意取得之要件 三、其他影響所有權保護或交易安全保護的因素 貳、讀後心得 參、考試趨勢 肆、延伸閱讀 <摘 要> (一)無權處分之法律效果為效力未定,因此原則上保護所有權人的權利,例外才保護交易之善意第三人。 (二)善意受讓動產或不動產,必須符合在無權處分人與第三人之間為法律行為,且動產、不動產必須分 別完成交付或登記等要件。 (三)第三人對無權處分人欠缺處分權乙事也必須不知情。 關鍵詞:公示原則、公信原則、交易安全、所有權安全、動的安全、靜的安全 壹、重點整理(註 1) 一、問題核心 農業社會著重在保護所有權之靜態安全,工業社會因為交易頻繁,在立法政策上由保護所有權 人轉向保護善意第三人。但在每個物權均獨一無二之情況下,保護所有權人與保護善意第三人 之交易安全無法並存,因此在立法政策上必須做出選擇。 本文討論下列幾項問題: (一)公信原則與公示原則之關係。 (二)所有權與處分權之原則、例外關係。 高點律師司法官班 .tw/lawyer/ 北市開封街一段 2 號 8 樓‧02代表號) 1 (三)動產或不動產善意受讓要件:包含善意第三人之範圍、判斷善意之時點、欠缺處分權人意 思介入,以及是否會影響所有權安全或交易安全保護之判斷等。 二、公信原則與公示原則的關係 (一)法律規定動產或不動產因為法律行為而取得、喪失、變更時,必須履行公示原則,而履行 公示原則的結果是對善意信賴公示表徵而為交易的善意第三人給予保護。 (二)動產交易所要求的公示方法為交付(民法第 761 條第 1 項規定),履行公示原則而交付就會 產生「占有」動產的表徵。不動產要求的公示方法為登記(民法第 758 條第 1 項規定),履 行公示原則而登記就會產生取得「登記名義人」之表徵。因為貫徹公示原則會產生占有或 登記之外觀或表徵,因此相信此表徵而進行交易之人,縱使實際交易相對人沒有處分權, 也應給予保護。 (三)對於前述依照公示原則產生一定表徵,因此依照公信原則對信賴第三人提供保護,並非法 律邏輯的推演,只是法律經濟的考量。 1.物權非因法律行為而變動者,沒有公示原則的適用,但依然適用公信原則: 例如:民法第 759 條規定之繼承、強制執行、徵收或法院之判決等其他非因法律行為取 得不動產之情形,不待登記,就立即發生物權之變動。而登記之目的只是將權利變動記 錄在官方文件上,因此若發生無權處分,還是有公信原則適用。 2.無效法律行為造成動產占有外觀、不動產登記外觀與處分權分離之狀況,也有公信原則 適用: 劉師舉例為了逃避強制執行,通謀虛偽意思表示將動產交付或不動產移轉給他人之情 況,雖然具有交付占有或登記的外觀,但法律行為無效,實際上並沒有取得所有權,若 占有人或登記名義人無權處分給善意第三人也是有公信原則之適用。 前述兩種狀況相較於整體交易狀況屬於少數,因此基於原則歸原則,例外情形循其他救 濟途徑的法律經濟原則,全部適用公信原則。 三、動產善意取得的要件與不動產因公信原則取得之要件 (一)必須是無權處分 該無權處分人必須具有占有動產、不動產登記之外觀。 (二)無權處分人與第三人間需為法律行為,非事實行為 目的既然在保護交易安全,則只適用法律行為而排除事實行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