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资讯社会研究6期论文作者索引
278 資訊社會研究(7)
《資訊社會研究》1-6 期論文作者索引
依筆劃及部首排序
Chiu, Hsien-Kuei Heng-Li Yang〈Knowledge 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Value Creation〉(4):19-52
Lu, Hung-yi〈Honesty as the Best Policy? 〉(6):173-198
Lu, Hung-yi〈The Challenges of Internet-based Interactive Health
Communication (IHC) Applications〉(5):235-260
尤美琪〈超文本的歧路花園〉(2):1-28
王志弘〈技術中介的人與自我〉(3):1-24
江典嘉〈由權力觀點解讀電子佈告欄版面的運作〉(2):93-116
余小玲〈網路社會的形構〉(3):239-250
吳峻安〈從三個傳播要素檢視網路溝通的初步形成〉(5):305-326
吳齊殷、莊庭瑞〈超連結網絡分析〉(6):127-148
吳燕惠〈網路讀者書評對讀者角色的衝擊〉(1):85-120
李孟壕〈線上自我與線下自我的平衡〉(2):117-138
李明哲、唐志宏 〈網路商業化與網路民主〉(3):251-268
李欣穎等〈網路謠言的跨國傳播現象初探〉(5):175-208
李欣頻〈閱讀形式在數位媒介上的運用〉(6):313-340
李政忠〈網路調查所面臨的問題與解決建議〉(6):1-24
林宇玲〈電腦恐懼的理論探究〉(5):327-358
林季平、柯音如〈勞工流動及資訊流動的初探研究〉(6):283-312
林定立〈消費文化中「資訊崇拜」的意義〉(3):63-84
林承賢〈近五年來台灣傳播學界博碩士論文使用網路問卷
研究方法之後設分析〉(6):25-57
邱顯貴、楊亨利
《資訊社會研究》1-6 期索引 279
〈線上購物網站值得消費者信任的因素之研究〉(5):139-174
施盈廷〈資訊時代的新聞概念〉(4):181-210
施盈廷〈科技與人〉(5):209-234
柯建志、莊淳惠 〈線上兩性溝通風格研究〉(1):121-146
洪世章、劉子歆 〈網際空間內創新型態、形成與信任機制之探討〉
(2):185-203
洪貞玲、劉昌德〈線上全球公共領域?〉(6):341-364
胡敏琪〈從網路援交現象省思主體消失與主體建構提論〉(5):359-384
范傑臣〈從多國網路內容管制政策談台灣網路規範努力方向〉
(2):205-223
唐士哲〈民族誌學應用於網路研究的契機、問題、挑戰〉(6):59-90
袁薏晴〈談虛擬空間的女「性」解放〉(1):147-177
張盈堃〈網路同志運動的可能與不可能〉(4):53-86
張維安〈文字模式線上訪談的特質及其限制〉(1):279-297
梁正清〈中國大陸網路傳播的發展與政治控制〉(4):211-252
莊靜宜〈資訊職業訓練對社會地位取得之影響〉(2):59-92
郭宣靆〈虛擬供應網概念模型〉(5):101-138
陳佳靖〈網路空間.人際關係〉(4):141-180
陳佳靖〈網路情色的符號地景〉(3):25-62
陳怡安〈線上遊戲的魅力〉(3):183-214
陳俞霖〈網路同儕對N 世代青少年社會文化影響的探討〉(3):149-181
陳秋雯〈從資訊科技功能論建構教學方案的規劃原則〉(5):261-282
曾武清〈虛擬社群的集體記憶與儀式傳播〉(6):199-233
曾淑芬〈資訊技能與社會階層流動之初探〉(1):179-200
曾淑芬、游玉卿、何錦昌〈New Economy, Underemployment, and
Inadequate Employment〉(3):215-237
黃冠穎、游玉卿、李孟壕 〈變動中的勞動市場〉(1):229-255
280 資訊社會研究(7)
黃厚銘〈Heidegger 的哲學思想與資訊科技〉(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