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长春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107页).docVIP

2017长春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107页).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长春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107页)

一《诗歌二首》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1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理解诗句的意思,注意节奏和语调的变化,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诗。 2搜集有关曹操的资料,了解诗人创作背景。 【教学目标】 1在积累诗中“澹澹”“竦峙”“星汉”“老骥伏枥”“盈缩”“养怡”等词语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诗歌的意思,并背诵默写这两首诗。 2能理解诗人通过写景状物表现豪情壮志的写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理解诗人通过写景状物表现豪情壮志的写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观沧海》 一、朗声背读,感知诗歌内容之美 1导入。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树树秋声,山山寒色。请同学们背诵已学过的有关秋天的诗歌或曲词,并说说它们各自描写了什么景色,抒发了什么感情。 例如: ◇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通过描写花叶焜黄衰落的秋景慨叹时光流逝。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通过描写明丽清静的秋景抒发闲适情怀。 ◇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通过描写冷清孤寂的秋景表达凄怨心情。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通过描写落木凋零的秋景言说悲愤心怀。 ◇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张籍《秋思》)通过描写露重风紧的秋景告白思乡情结。 …… 2小结。 秋天,西风渐紧,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宋玉叹“悲哉,秋之为气也”,刘禹锡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那么曹操的《观沧海》写了什么景,抒发了什么感情呢? 3背读本诗,明确内容。 作者曹操,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着波澜壮阔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观沧海》这首千古传诵的壮丽诗篇。全诗以“观”字领起,重点描写观看到的大海之景,虚实结合,波澜壮阔,既写出大海的雄奇景色,也表达了诗人一统天下的宏大抱负。 二、抑扬诵读,感受诗歌音韵之美 1难字正音,明确韵脚,字正腔圆诵读。 峙,起,里,志,押i韵。 2划分节奏,把握语速,抑扬顿挫诵读。 节奏:古诗的节奏一般按音节划分。四言的节奏型是:××/××。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语速:赏景诗一般语速较慢,诗人往往是边赏景,边歌从心来。 3调整语调,体会情感,声情并茂诵读。 语调:高亢激昂、雄浑有力。宋人敖陶孙《诗评》说曹操的诗歌“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 情感:吞吐天地之志向、统一中原之抱负。 三、反复品读,体味诗歌境界之美 导问:王昌龄的《诗格》中说:“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我们一起来看看此诗是如何体现三境之真昧,传达境界之高远的。 1想象连读,体味物境之形似。 用“我读一词(字)仿佛看到了的景象”说说读诗的体悟,看看此诗如何用精准形象的词语表现大海的波澜壮阔和宏大气势。 例如:“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澹澹,水波荡漾状。“澹澹”一词可以让我们想象诗人登高远眺,举目所及只见大海一望无垠、波摇浪涌、苍茫动荡,多么辽阔和多么壮丽的景色!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展现了大海波澜壮阔的气势,一个“涌”字用得尤其出色,我们仿佛不仅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全是虚写景,即作者的主观感受,两个“若”字生动描写出太阳、月亮、星辰、银河都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入海里和大海包孕万千、吞吐日月的雄奇景象。 …… 诗歌是中国文学史上最精致的体裁之一,通过联想体味,从用词角度感受诗歌语言之美、意象之美,感受曹操作为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 2补充连读,体味情境之真切。 (1)补充背景,知人论世。 政治:曹操在仕途上青云直上,手握强兵,权重天下。 军事: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和乌桓。八月取得北伐的胜利。九月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那时,他已统一了北方,这正是他踌躇满志、意气风发之时。 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206),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蹋顿,屡次骚扰边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207)毅然北上征伐乌桓。在这年八月的一次大战中,曹操终于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所以第二年他才能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把前后的事件联系起来,我们可以看出,北征乌桓对曹操来说是一次多么重要的战争。 (2)补充组诗,丰富深化。 《步出夏门行》组诗共分五部分,开头是序曲“艳”,以下是《观沧海》《冬十月》《土不同》《龟虽寿》四章。略读其他三章,加深体会。 艳 云行雨步,超越九江之皋。临观异同,心意怀游豫,不知当复何从。经过至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8****93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