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师――林徽因研究报告.ppt

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师――林徽因研究报告.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课件课件PPT医学培训课件教育资源教材讲义

文字部分选自《现代住宅设计的参考》 富士康的连跳事件? 文字部分选自《现代住宅设计的参考》 廉租房? 文字部分选自《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 原署名梁思成,但梁思成曾声明:实际是和林徽因分工合作的。 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师 林 徽 因 目 录 一、生 活 篇 二、事 业 篇 三、追 忆 篇 一、生 活 篇 林徽因简介 林徽因作为我国20世纪著名的建筑学家,文学史上杰出的女性,为中国建筑历史的研究贡献了毕生的精力。她协助梁思成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系,对我国的建筑教育的发展有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共同在清华大学建筑系建立了活跃而严谨的学术氛围,这一氛围已经成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传统和重要的精神财富。 小时候的林徽因 1920在罗马圣马可广场 少女时期的林徽因 在宾夕法尼亚大学 1927在温哥华结婚,婚纱是徽因自己设计的 1929年女儿梁再冰出生 1931年27岁参加中国营造学社从事古代建筑研究 1932年儿子梁从诫出生 20世纪30年代初的林徽因 20世纪50年代初的梁思成、林徽因 1930年 26岁 回北京,因患肺病住香山疗养。 1940年 36岁 全家迁居四川宜宾南溪县的李庄,中国营造学社恢复调查古建筑工作。林肺病复发,卧床不起。 1947年 43岁 进行肾脏手术,身体更加虚弱。 1955年 51岁 4月1日病逝于北京。 二、事 业 篇 1933年在河北正定县开元寺钟楼梁架测绘 193年考察陕西跃县药王山药王庙 1930~1945 从1930年到1945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二人共同走了中国的15个省,200多个县,考察测绘了200多处古建筑物,很多古建筑就是通过他们的考察得到了全国乃至世界的认识,从此加以保护。比如像河北赵州石桥、山西的应县木塔、五台山佛光寺等。也正是由于在山西的数次古建筑考察,使梁思成破解了中国古建筑结构的奥秘,完成了对《营造法式》这部“天书”的解读。 河北正定的赵州桥,建于公元605年(隋代)距今1400多年,是世界上已知的第一座弧形的和开拱的石桥。 山西应县佛公寺木塔,建于公元1056年(辽代),是中国现存唯一的古墓塔。 1937年夏,林徽因在山西五台山地区发现我国最古老的一座木结构建筑——建于唐代的佛光寺大殿。 寻找佛光寺的起因 在投身营造学社的初年,梁思成就将在中国境内寻找到早期的木构建筑为其重要的努力方向。这在政治上完全是针对日本学者对中国建筑学术界的歧视而采取的对策。因为当时曾有日本人断言,中国根本找不到唐代的木构建筑,如果要研究唐代的木构建筑只能到日本去。 ——《回忆我的父亲梁思成》梁再冰 是林徽因首先敏锐地留意到佛光寺梁上的字迹,为确证寺庙的年代提供了铁证。 坐着开往太原的列车经过榆次,她在窗口单单那么无意地一瞥,便察觉到远处的雨花宫非同寻常。 后来的考察结果证实,它是一座建于公元一零零八年宋代初期的建筑,是古建中简洁结构的重要例证,体现了中国建筑风格由唐到宋的过度,在建筑史上有着极其特殊的地位。 1937年 林徽因测绘佛光寺经幢 1949以后 1949年以后,林徽因在美术方面曾做过三件大事:第一,是参与国徽设计。第二,是改造传统景泰蓝。第三,是参加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为民族及国家作出莫大的贡献。 林徽因和病榻上的梁思成共商国徽图案 国徽方案小组 1949年10月林徽因等设计的国徽方案 1950年六月清华大学营建系提交方案 中国政治协商会议档案馆馆藏国徽原型 摘自《拟制国徽图案说明》 1951年, 为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设计纹饰和花圈浮雕图案 1951年,林徽因指导完成的一批景泰蓝等工艺品的新设计与新产品。 1999年4月,梁从诫编 《林徽因文集·建筑卷》 《林徽因文集·建筑卷》目录 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林徽音 平郊建筑杂录/梁思成林徽音 闲谈关于古代建筑的一点消息(外通讯一~四)/林徽音 云冈石窟中所表现的北魏建筑/梁思成林徽音刘敦桢 《清代营造则例》第一章绪论/林徽音 由天宁寺 到建筑年代之鉴别问题/林徽音梁思成 附文:天宁寺写生记上?中?下 平效建筑杂录(续?选) 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林徽因梁思成 《中国建筑史》第六章宋?辽?金部分/林徽因 现代住宅设计的参考/林徽因 《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七卷二期编辑后语/林徽因 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梁思成 《图像中国建筑史》前言/梁思成 谈北京的几个文物建筑/林徽因 《城市计划大纲》序/梁思成林徽因 达?芬奇――具有伟大远见的建筑工程师/梁思成林徽因 我们的首都/林徽因 中山堂 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 故宫三大殿 北海公园 天坛 颐和国 天宁寺塔 北京近郊的三座“金刚宝座塔” 鼓楼、钟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