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期刊经典案例.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课件课件PPT医学培训课件教育资源教材讲义

文艺期刊对译介的影响 文艺期刊纷纷涌现,不只是办刊人单方面的意愿,也是社会需要的结果。期刊销量即是最好的晴雨表,其销量信息常见于编者的自陈及再版说明,或是当事人的追忆。 《新潮》月刊是在1919年元月创刊,由北京 大学新潮社所编,主要骨干人物傅斯年与罗 家伦。《新潮》的主任编辑为傅斯年,编辑 为罗家伦,傅斯年与罗家伦先后赴英国及美 国留学,第2卷第5号起,改由周作人为主任 编辑,毛子水、顾颉刚、陈达材与孙伏园四 人为编辑。《新潮》共出版了12期,以傅斯 年与罗家伦发表的文章最多,影响也最大。 《小说月报》 1910年7月创刊于上海, 商务印书馆主办印行。五四运动前为鸳鸯 蝴蝶派刊物。 1921年该刊第12卷第 1号起由沈 雁冰主编,全面革新内容,成为文学研究会代用机关刊物,是第一个大型新文学刊物。革新后的 《小说月报》第一期印了五千册,马上销完,各处「商务」分馆纷纷来电要求下期多发,于是到第二期,印了七千,到第一卷末期已印了一万。革新派甚至因此增强了地位,商务印书馆的当权者本来对《小说月报》 的改革不满,但见到销量可观又有利可图,竟也默许了。自然,刊物的发行量并非一成不变,文艺期刊越办越多,稿件随之分散,再加局势、经济水平等因素,后期的销量渐呈下降趋势。 鸳鸯蝴蝶派: 所谓鸳鸯蝴蝶派,是由清末民初言情小说发展而来,20世纪初叶在上海“十里洋场”形成的一个文学流派。由于许多作品内容,动辄以“一双蝴蝶,卅六鸳鸯”来比拟书中的才子佳人,因此被称为鸳鸯蝴蝶派。1914年鸳鸯蝴蝶派早期最有影响的杂志《礼拜六》出版后,也被称为“礼拜六派”。又称才子佳人小说。我国旧体小说的一种。指将文艺当作消闲品、专写才子佳人的种种哀情、艳情、惨情、苦情的小说,属言情小说范畴。鸳鸯蝴蝶派小说是当时广受欢迎的以才子佳人情节为主的市民小说,包括言情、社会、黑幕、娼门、家庭、武侠、神怪、军事、侦探、滑稽、历史、宫闱、民间、公案等各种类型。 “十里洋场”特指旧上海的租界或租界的繁华景象。 文艺期刊与读者共促译介 译介能够发达,读者的热诚功不可没。他们不止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更以其反响参与译介过程,甚至对译介倾向施加影响。在译者与读者之间传递信息、进行沟通的,正是期刊。读者表达的远非读后感,而是涉及到译介的关键问题。 例:杭州施存统致信“新潮诸位先生”提出几个要求,包括:“(1)世界思潮,多介绍一点。(2)一概用白话。(3)长篇著作和翻译,请一期登完。(4)翻译名著,请另出特别增刊;因为这种文章,人人都要先睹为快的;分作数期登载,使看的人渴望。……”这里指出了期刊连载的局限性。读者对译介的反应,最具体的是《文学》的调查。 文艺期刊对来华英美作家的推介 现代中国30年期间,曾有一批外国文学家来访。他们的到来可分为抗战前后两个阶段,来华的目的也不尽相同。当中可以看到很多英美学家,其中,萧伯纳和休斯的到来时间最短,却在文坛引发的较大的波动。 萧伯纳 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1856—1950)爱尔兰剧作家,1925年因为作品具有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而获诺贝尔文学奖,是英国现代杰出的现实主义戏剧作家,是世界著名的擅长幽默与讽刺的语言大师。萧伯纳的一生,是和社会主义运动发生密切关系的一生,他认真研读过《资本论》,公开声言他“是一个普通的无产者”,“一个社会主义者”。他主张艺术应当反映迫切的社会问题,反对“为艺术而艺术”。其思想深受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及尼采的影响,而且又曾读过马克思的著作,不过他却主张用渐进的方法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反对暴力革命。萧伯纳的戏剧最突出的特点是紧密结合现实政治斗争,敢于触及资本主义社会最本质的问题,把剥削阶级的丑恶嘴脸暴露在公众面前。在艺术手法上,他善于通过人物对话和思想感情交锋来表现性格冲突和主思想。萧伯纳的戏剧性语言尖锐泼辣,充满机智,妙语警名脱口而出。他的最著名的剧作有:《鳏夫的房产》、《华伦夫人的职业》、《武器与人》、《真相毕露》等。其喜剧作品《卖花女》(Pygmalion)因被 Alan Lerner 改编为音乐剧《窈窕淑女》(My Fair Lady),该音乐剧又被好莱坞改编为同名卖座电影而家喻户晓。 三十年代初,萧伯纳访问苏联和中国,与高尔基,鲁迅结下诚挚友谊。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