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效关系药物效应动力学.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量效关系药物效应动力学

三、量效关系 LD50 is the dose of a drug to cause 50% of the experimental animals to die. The lower the LD50, the more toxic the drug. 引起50%实验动物死亡的药物剂量。 半数致死量 ( median lethal dose, LD50 ) LD50 is the index to measure the toxicity of drug, but it is not a exactly one, the therapeutic index should be considered. 三、量效关系 Therapeutic index is the ratio of LD50 to ED50. 药物的半数致死量与半数有效量的比值。 治疗指数 (therapeutic index, TI) TI = LD50 ED50 ﹥ 3 四、药物作用机制 1 理化性质的改变 2 参与或干扰细胞代谢过程 3 改变体内活性物质的释放 4 影响酶的活性 5 影响细胞膜离子通道 6 影响免疫功能 7 药物与受体作用 一、药物作用的非受体途径 四、药物作用机制 是存在于细胞膜上、细胞浆或细胞核中的大分子物质,能识别并特异性与神经递质、激素、自身活性物质及药物发生结合,产生特定的生物效应。 受 体 二、药物作用的受体途径 四、药物作用机制 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物质称为配体。 受体均有其相应的内源性配体,药物为外源性配体。 配 体 四、药物作用机制 敏感性 受体分子只占细胞的极微小部分 ,而D-R复合物能够激活一系列生物放大系统,应用微量的药物即能引起高度生理活性。 特异性 药物能准确识别并与其相应的受体结合,产生特定的生理效应。 饱和性 受体数目有限,配体与受体结合表现出最大效应和竞争性抑制现象,具有饱和性。 可逆性 配体与受体的结合是可逆的,配体可从配体-受体结合物中解离出来,也可被其他特异性配体置换。 变异性 同一受体可分布在不同组织器官,且兴奋时产生不同的效应。 受体的特性 类 型 效应特点 受体举例 G蛋白偶联受体 通过改变细胞内第二信使的浓度,赋予反应系统敏感性、灵活性及多样化 α、β、多巴胺、阿片受体等 含离子通道受体 受体变构引起离子通道开放或关闭改变离子跨膜转运导致膜电位的变化,传递信息 GABA、甘氨酸受体、5-HT受体等 酶活性受体 发动胞内蛋白磷酸化反应,调节细胞内信号转导和基因转录 胰岛素、神经营养因子 细胞内受体 调节核内信号转导和基因转录过程,但细胞效应很慢,需若干小时 糖皮质激素、性激素 知识链接——受体类型及主要特点 四、药物作用机制 药物与受体结合后,产生相互作用而启动一连串生理、生化反应,引起药理效应,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药物与受体相结合的能力,即亲和力(affinity); 二是药物与受体结合后激活受体,产生效应的能力,即内在活性(intrinsic activity)。 四、药物作用机制 药物与受体的亲合力和内在活性的大小是影响药物效应强弱的两个重要因素。 当药物与受体亲合力相等时,药物的最大效应取决于它们内在活性的强弱; 当药物的内在活性相等时,药物的效价强度取决于它们和受体亲合力的大小 四、药物作用机制 亲和力(pD2)不同,内在活性相等 四、药物作用机制 指既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又有较强内在活性的药物。 四、药物作用机制 激动剂 (agonist) 药物的分类 四、药物作用机制 指虽与受体有较 强的亲和力,但无内在活性的药物。 拮抗剂 ( antagonist ) 非竞争性拮抗剂[C]不与激动剂[A]竞争受体,但它与受体结合后,可使激动剂[A]亲和力和内在活性降低,即不仅使激动剂[A]的量-效曲线右移(b) 竞争性拮抗剂[B]与激动剂[A]竞争与受体的结合,降低亲和力,而不降低内在活性,可使激动剂[A]的量效曲线右移(a),但最大效应不变 四、药物作用机制 指与受体有一定亲和力,但内在活性较弱的药物。单独应用时,其与受体结合后只能产生较弱的效应,即使浓度增加,也不能达到完全激动药那样的最大效应。相反,当与激动药合用时,却因占据受体而能拮抗激动药的部分效应。 部分激动药 如喷他佐辛可引起较弱的镇痛效应,但与吗啡合用时,可对抗后者镇痛效应的发挥 四、药物作用机制 受体的数目增加、亲和力增加或效应力增强称为向上调节。受体向上调节后对配体非常敏感,效应增强,此现象称为受体超敏性。 向上调节 ( up regulation ) 受体的数目减少、亲和力减低或效应力减弱称为向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