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麸豆粨鉴定.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麦麸豆粨鉴定

根据GB10368-89标准; 麸皮国标等级 -级麸皮;粗蛋白质≥15.0%,粗纤维<9.0%,粗灰分<6.0%。 二级麸皮;粗蛋白质≥13.0%,粗纤维<10.0%,粗灰分<6.0%。 三级麸皮;粗蛋白质≥11.0%,粗纤维<11.0%,粗灰分<6.0%。 我们在分辨麸皮好坏的时候,先将手插入一堆麸皮中然后抽出,如果手指上粘有白色粉末,且不易抖落则说明掺有滑石粉,如易抖落则是残余面粉。再用手抓起一把麸皮使劲擦,如攥在手掌心有较滑的感觉,则说明掺有滑石粉。如果麸皮成团,则为纯正麸皮;而手握有饱满感,则表明掺有稻谷糠 1、不开封的成袋麸皮用手拍打,落下白色细粉,里面定是掺有滑石粉。 2、抓一把麸皮放在手掌上轻轻摊开,皮滑而细小且有点绿黄,里面定是掺有稻糠。 营养成分分析法 1.粗蛋白质含量的区别:一般纯小麦麸粗蛋白质含量在14~16%之间,而掺假的小麦麸则不在这个范围之内。 2.粗灰分含量的区别:纯小麦麸粗灰分的含量在5%以下,而掺有滑石粉 鉴别麸皮的好坏有几种方法:一是闻:新鲜的麸皮有淡淡的麦香味,反之,则没有,甚至有臭味;二是摸(抓):水分干的麸皮,用手抓紧松开,麸皮立即就会散开,散开慢的,说明水分大,三是,仔细看:有特别白特别细的白粉,说明掺有滑石粉;皮发绿黄的说明有稻糠的加入 豆粨好坏鉴别 1、水浸法:取需检验的豆粕25克,放入盛有250毫升水的玻璃杯中浸泡2-3小时,然后用木棒轻轻搅动,可看出豆粕与泥沙分层,上层为豆粕,下层为泥沙。 2、碘酒鉴别法:取少许豆粕放在干净的瓷盘中,铺薄铺平,在其上面滴几滴碘酒,静置1分钟,其中若有物质变成蓝黑色,说明掺有玉米、麸皮、稻壳等。 3、生熟豆粕检查法:因生豆粕含有抗胰蛋白酶、皂角素等物质,如熟化不够影响畜禽适口性及消化率。方法是取尿素1克置于250毫升三角瓶中,加入被检查豆粕粉1克,加蒸馏水至100毫升,放在45℃水中温热1小时,取红色石蕊试纸一条浸入些溶液中,如石蕊试纸变蓝色,表示豆粕熟化不够。 1.感官鉴别 (1)优质大豆粕(饼) 色泽:色泽新鲜一致,粕呈浅黄褐色或淡黄色,饼呈黄褐色。 形态:粕呈不规则的碎片状,饼呈饼状或小片状,无发酵、霉变、虫蛀及杂物。 气味:具有烤黄豆香味,无酸败、霉变、焦化等味道,无生豆味。 (2)劣质大豆粕(饼) 色泽:颜色深浅不一致,颜色太深是因为加热过度;太浅则因加热不足。 形态:大小不均,有结块(粕),有霉变、虫蛀并有掺杂物。 气味:有霉味、焦化味或生豆臭味。 2.掺假鉴别 (1)掺入棉籽饼的鉴别 取被检大豆粕(饼)于30-50倍显微镜下观察,如掺有棉籽饼可见样品中散布有细短绒棉纤维,卷曲、半透明、有光泽、白色;混有少量深褐色或黑色的棉籽外壳碎片,壳厚且有韧性,在碎片断面有浅色和深褐色相交叠的色层。反之,没有掺入棉籽饼。 (2)掺入砂土的鉴别 取被检大豆粕5-10克于烧杯中,加入100毫升四氯化碳,搅拌后放置10-20分,大豆粕漂浮在四氯化碳表面,而砂土沉于底部。将沉淀部分灰化,以稀盐酸(1:3)煮沸,如有不溶物即为砂土。 (3)依据粗灰分含量判定掺假情况 纯豆粕粗灰分含量应≤8%,掺入大量沸石粉类物质后,粗灰分含量就会大大提高。粗灰分是饲料高温灼烧后剩余的残渣。根据灼烧后残渣的多少,可初步判定该豆粕有无掺假。 (4)依据豆粕体积质量判定掺假情况 饲料原料中如果含有掺杂物,体积质量就会改变(变大或变小)。因此,测定体积质量也可判断豆粕有无掺假,一般纯豆粕体积质量为594.1-610.2克/升。如果超出此范围较多,说明该豆粕掺假。 (5)掺入石粉、贝壳粉的鉴别 取被检大豆粕(饼)3克于烧杯中,加10%盐酸20毫升,如有大量气泡产生,则样品中掺有石粉、贝壳粉。 新旧玉米鉴别方法: 一、形态区别法:与新种子相比,陈种子经过长时间的储存干燥,种子自身呼吸养分消耗,往往颜色较暗,没有光泽。再看种子胚部,新种子胚部软,用手掐其胚部角质少,粉质较少,而陈种子胚部硬,胚部角质少,粉质较多。观察有无虫口、虫卵。用手搅拌种子,看手上是否沾有粉末,如沾有粉末或有虫口、虫卵,证明是陈种子,反之是新种子。 二、生理法:将玉米种子进行发芽试验,查看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新种子发芽率高,胚芽粗壮,而陈种子发芽率低,胚芽纤细。 三、化学法:用1:60倍红墨水溶液浸泡种子15分钟,观察种胚的染色程度,未被染色或染色较浅的是新种子,染色较深的是陈种子。 玉米好坏鉴别方法: (1)色泽鉴别进行玉米色泽的感官鉴别时,可取玉米样品在散射光下进行观察。 良质玉米——具有各种玉米的正常颜色,色泽鲜艳,有光泽。 次质玉米——颜色发暗,无光泽。 劣质玉米——颜色灰暗无光泽,胚部有黄色或绿色,黑色的菌丝。 (2)外观鉴别:进行玉米外观的感官鉴别时,可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