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代东北音乐的历史性贡献.pdf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年第3期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No.32014 of 总第269期 JournalNortheastNormal andSocialSciences) SumNO.269 University(Philosophy 论古代东北音乐的历史性贡献 陈 吻 [摘要]中国是个重音乐的国度,又是重史的国度。然而中国音乐史著作,对于东北音乐只是稍带提 及,对古代东北音乐历史性贡献更是认识不足。中国的文化是多元的,中国音乐也是多元的,东北音乐更是 多元的,东北历史多民族的音乐造就了一个包容的东北音乐,它与中原音乐艺术的碰撞与交融,凝聚成了丰 富多彩的中国音乐,它的历史性贡献不可抹杀。 [关键词]古代东北音乐;历史性贡献;多元;包容 [中图分类号]1609.2 [文献标志码]A 中国是个重音乐的国度,达到了道德和政治 音初》里: 的高度。周朝推翻了商朝,周公“制礼作乐”,用 有娥氏有二佚女,为之九成之台,饮 礼乐来治理国家和臣民。《礼记·乐记》:“乐也 食必以鼓。帝令燕往视之,鸣若谥隘。二 者,情之不可变者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 女爱而争博之,覆以玉筐。少选,发而视 乐统同,礼辨异。礼乐之说,管乎人情矣。”孔颖 之,燕遗二卵,北飞,遂不反。二女作歌一 达疏:“乐主和同,则远近皆合;礼主恭敬,则贵贱 终,日:“燕燕往飞。”实始作为北音[1]。 有序。”音乐地位之高,在世界上可能也是首屈一 刘勰《文心雕龙·乐府》亦有“有娥谣乎飞 指的。 燕,始为北声”之说。 然而中国音乐史著作,对于东北音乐仅仅稍 汉代中原将东北各民族合称为“东夷”。《孝 带提及,这固然跟东北古代音乐史料不及中原丰 经·钩命》诀:“东夷之乐日侏,南夷之乐日任,西 富有关,但这丝毫不能抹杀东北音乐对中国音乐 夷之乐日林离,北夷之乐日傈。”傺侏兜离,《辞 乃至世界音乐巨大贡献的历史事实。 源》有解释,谓乃古代四方少数民族音乐名。 中国的音乐史也可以说是一部中原与其他 早在夏代,东北民族音乐已经颇具规模,而 地方音乐的碰撞交融史,只是许多已埋没于历史 且在中原登堂入室、余音绕梁,夏代的音乐之声, 尘埃之中,不为后人所知罢了。而随着时间的推 更是早已载入汉代的史册。 移和历史的发展,有关东北音乐的史料逐渐丰 东北音乐发展在时间上得出一个结论:“可 富,这就更可以向历史文献中对东北音乐细加研 见,‘北音’约形成于尧舜时期之前。”Ez]329-330 究,重新认识,明乎以往,利于今后。 二、各民族孕育了多元、包容的古代东北音乐 一、东北音乐历史溯源 秦以后的两千多年,区域文化与中原文化也 考古发现已经确认,中国发现百万年前有人 一直不断地碰撞和交融着,才有了今天多元一体 类活动的地方有十个左右,而东北就是其中的 的中华文化。如果说中原文化是与周边区域文 一个。 化冲击交融形成的,那么中原音乐也同样得益于 东北音乐最早见于史料,是在《吕氏春秋· 其他区域的音乐,而其他区域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