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惠水县中医院急诊科中药内服疗法
惠水县中医院急诊科
中药内服疗法
一、疗法定义
中药内服疗法是把一种或多种药物配伍成方,按煎法要求加水煎煮后去渣取汤服用,或做成丸散吞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调理身体作用的治疗方法。其中汤剂煎服是一种使用得最为广泛的剂型。
二、基本原理
通过中医诊疗方法辩证论治,辩证组方,通过中药煎煮或丸散的口服及吞服,使药物发挥作用从而达到调理和治疗疾病。
三、操作规程
【用物准备】
瓦罐或砂锅煎前用清水浸泡,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浸泡时间以 30~60分钟为宜,以种子、果实、根为主的药浸泡时间60分钟。 一般用水量为将草木药加压后,液面没过饮片两横指(约2厘米)为宜。 一般在未沸时用大火(武火),沸后用小火保持微沸状态 (文火),以免药汁溢出或过快熬干以免药汁溢出或过快熬干。 一般来说,一剂药可煎三次,最少应煎两次。 每日1剂,每剂分2或3服。病情急重的,可隔4小时左右服1次,昼夜不停,使药力持续。一般情况下,汤药多温服。对呕吐者宜小量频服。对丸、散等中药制剂,一般都用温开水吞服。有的需要多服长期服,则可煎汤代茶,不拘时服。切忌用沸水。以新鲜清洁的自来水、河水、湖水、泉水为宜。夏天气温高,浸泡时间可以短些;反之冬天长些。浸泡用水,以常温或温水 (25~50)为宜, 一般药物可以同时入煎,但部分药物因其性质、性能及临床用途不同,所需煎煮时间不同。有的还需作特殊处理,甚至同一药物因煎煮时间不同,其性能与临床应用也存在差异 芳香易挥发及质地疏松的药物,可以只淹没药物为度;质地坚硬黏稠需久煎的药物,加水量可略多一些。科学化加水量:第一煎加水量=方中各药物总量(克)+150毫升+服用量(成人服用量为150300毫升)。 第二煎加水量服用量+200毫升。 煎煮时间应根据药物性质而定,解表药第一煎煮沸后10~15分钟,第二煎煮沸后5~10分钟;滋补药第一煎煮沸后40~60分钟,第二煎煮沸后30~40分钟;其他类药物,第一煎煮沸后20~30分钟,第二煎煮沸后15~25分钟。有先煎药需先煎10~30分钟,后下药应在最后5~10分钟入锅。 疟疾患者,则需在疾病发作前2小时服。 对于胃肠道疾病,宜饭前服药。因为饭前胃中空虚,药物能较快进入小肠以保持较高浓度,这样可使药物不为食物所阻而充分、及时发挥药效。滋补药亦宜饭前服,以利消化吸收。对胃肠道有刺激的药物宜饭后服,饭后胃中存有较多食物,可减少药物的刺激。消食健胃药,宜食后及时服,以使药物与食物得以充分混合,最大地发挥药效。对于驱虫或泻下的中药,如番泻叶等宜空腹服。空腹时,胃及十二指肠均无食物,服药后可避免药物与食物混合,能迅速进入肠而奏效。其他如安神、镇静类中药,宜于睡前30分钟至1小时服用
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