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民居建筑中吉祥文化的见证.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侗族民居建筑 侗族的民居建筑从最早的缘木“巢居”到原始的“棚屋”,到家庭公社共居的公房,最后发展到今天普遍可以见到的干栏式木楼,其间经过了漫长的演变过程。而侗族民居的建造过程中,吉祥文化色彩非常浓厚。侗族民居建筑就大类型而言,属于典型的山地干栏式木楼建筑。干栏式建筑就是指在地上或水中打桩立柱,树栏杆,将房屋构筑其上,用这种方式修建的房屋通称干栏式建筑。干栏式建筑在全世界皆有分布,此种建筑最初体现出的最实用的功能便是防水淹、防潮湿、防蛇虫、防野兽等,中国南方民族多以干栏式居屋为主。这是由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生态环境、森林资源以及文化传承等诸多因素决定的。干栏式木楼一般是三层建筑,底层接触地面,较为潮湿,易受虫蛇侵扰,是不住人的,用来安放舂禾的石碓,堆放农具柴草,圈养家畜等等,第二层是住人的区域,有火塘、卧室、楼梯间、宽廊以及其他辅助空间,这是人们生活的主要空间。干栏楼房的第三层一般是用来存放粮食,以及一些不常使用的生活用具,基本上是一个仓库。有的人家也把这一层装为卧室,以备待客时使用,卧室是一家之中私密性较强的空间,来客一般不随便进入,只是主人作寝室之用。我们看到第一幅图展现的是木楼已经排好,等待时机竖立起来,这个时间必须选定黄道吉日吉时的。建屋要经过砍树、发墨、发锤、立柱、砍宝梁、上梁、开门等一系列程序。每一程序就是一个小小的仪式。其中祭祀和禁忌是少不了的。建一幢房子的过程中有这样一些祭祀仪式和忌讳: 选基仪式:要先祭土神、山神、始祖后,方可落基。砍树仪式:在物色好材山后,带着鸡、酒以及香烛纸钱,到山上找一棵准备作中柱的树作祭祀,主要是祭山神,巫师把吉词念完之后,象征性地动斧砍树,仪式结束后,众人才能将树砍倒。发锤仪式:整个房子的枋、柱、瓜等构件做完后,动工开始排扇,在动工前由掌墨师用香烛米酒和红公鸡祭天地,请鲁班诸神,用木锤在大柱上敲一下,仪式结束才着手排扇。立柱仪式:排扇结束,在选定的时辰内由掌墨师再用香烛米酒和红公鸡祭天地神后,开始竖柱。做完祭祀就放鞭炮开始上绳,准备竖起楼排。虽然竖起都是清晨进行,但是,通过祭祀虽在黑夜里进行,大家都把握十足。侗族木楼民房占用面积最大的既独立又起连通作用的中介空间是二层楼上的宽廊,它是侗族民居内部的重要空间,在宽廊内往往放置着供妇女劳作的纺纱机、织布机之类的工具。宽廊一端与楼梯相连,内侧与同廊道平行的各个小家庭的火塘间、寝室等相通。全部是人工抬起来的木拄,很不简单。不用一颗铁钉,不用起重机,全生态的建筑建造。这里可能要特别说明一下的是,侗族的一幢大木屋,往往是一个父系大家庭共居的地方,兄弟之间各自结婚组成家庭后,有分家不分房的习俗,几个小家庭共同居住在同一幢木屋内,宽廊就是由几个小家庭组成的父系大家庭的不分彼此的公共空间。一般做这样大的房子,全寨的劳力都来帮忙。这是侗族村寨的潜规则,没有人会有异议的,互相帮忙既是你家的事情也是我家的事。在了解了侗族干栏式木楼民居的这三层楼面的空间属性之后,你可以作这样的类比:似乎侗家人将平原地方的人居住环境中的院坝搬到楼房中来了。这样用锤子一点一点地合并柱子。干栏式木楼的底层相当于后院,宽廊相当于主院坝,这种将平面转换为立体而兼顾了功能的建筑想像,实在是被侗族所居的山地条件逼出来的,一句话:环境之使然也。侗族民居的另一特征是“倒金字塔”形状,即第二层在第一层的基础上挑出60厘米左右,第三层又在第二层的基础上再挑出60厘米左右。形成上大下小的倒金字塔形木楼,这是侗族人利用空间的一种办法,这种占天不占地的办法真可谓是巧夺空间。 整个楼房架子竖好了,等待下一步的是“砍宝梁仪式”和“上梁仪式”。侗族地区的民居不论大小,建造者皆为当地的侗族民间工匠,侗族称为“梓匠”。不要小看这些也许不通书文的匠人,其实他们都有着高超的手艺和技术。平时他们是普通的农民,建屋时就是能工巧匠。侗族的建筑匠师在设计鼓楼、风雨桥以及民居时,凭借的工具只是一杆传统的度量尺,称为“匠杆”。“匠杆”用一片竹子临时制成,长度相当于房屋中柱的长度,刮去青皮,用曲尺、竹笔和凿刀把一座楼房的柱、瓜、梁、檩、枋等部件的长度和尺码绘刻在上面,使用起来,横比竖量,无不得心应手。 传统的侗族匠师还使用一套世代相传的建筑符号,一般有26个符号,但常用的只有13个。这些像汉字又不是汉字的符号只有侗族的匠师才看得懂,它们被刻在“匠杆”上和建筑构件上,这种侗族乡土的建筑学工具不愧为一种简便易用的工具,虽然简易但却有神机妙用。砍宝梁仪式开始啦,宝梁是指横于屋顶中间的那根大木梁,大都用椿木或梓木,有“椿木为王,梓木为将”之说。这根大梁乃由舅家相赠,娘亲舅大,舅家才是人之根源。先做祭祀,后做宝梁。现在基本用衫木,宝梁做起来工序很认真的。宝梁的中间部分是用侗族自己织、染的侗布,包出三角形状,里面放有很多的吉祥物品。记得小时候,

文档评论(0)

Jermain20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