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今中外文人从军史 有人封侯有人叛敌 图
汉朝班超投笔从戎立功封侯
投笔从戎,扔掉笔去参军。指文人从军。出自:《后汉书·班超传》:“大丈夫无他志,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间乎?”东汉班超家境穷困,在官府做抄写工作,曾经掷笔长叹说,大丈夫应当在边疆为国立功,像傅介子张骞一样,哪能老在笔砚之间讨生活呢!南朝·宋《后汉书·班超传》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后超出使西域,竟立功封侯。
班超是东汉一个很有名气的将军,他从小就很用功,对未来也充满了理想。 公元62年(汉明帝永平五年),班固被明帝刘庄召到洛阳,做了一名校书郎,班超和他的母亲也跟着去了。当时,因家境并不富裕,班超便找了个替官家抄书的差事挣钱养家。 但是,班超是个有远大志向的人,日子久了,他再也不甘心做这种乏味的抄写工作了。有一天,他正在抄写文件的时候,写着写着,突然觉得很闷,忍不住站起来,丢下笔说:“大丈夫应该像傅介子、张骞那样,在战场上立下功劳,怎么可以在这种抄抄写写的小事中浪费生命呢!”后来,班超出使西域,终于立了功被封了侯。傅介子和张骞两个人,生在西汉,曾经出使西域,替西汉立下无数功劳。因此,班超决定学习傅介子、张骞,为国家作贡献。后来,他当上一名军官,在对匈奴的战争中,得到胜利。接着,他建议和西域各国来往,以便共同对付匈奴。公元73年,朝廷采取他的建议,就派他带着数十人出使西域。他以机智和勇敢,克服重重困难,联络了西域的几十个国家,断了匈奴的右臂,使汉朝的社会经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也促进了西域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班超一直在西域呆了三十一年。其间,他靠着智慧和胆量,度过了各式各样的危机。他为当时的边境安全,东西方人民的友好往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塞万提斯:慷慨请战变“雷邦多的独臂人”
《堂·吉诃德》的作者塞万提斯是西班牙的爱国军人。雷邦多海战爆发时,他正发着高烧,躺在“马尔凯萨”号的舰舱里昏迷不醒。但战斗一打响,他立刻清醒过来,挣扎着站立起来,戴上头盔,操起长剑和盾牌冲到了甲板上,向舰长请战。塞万提斯大声喊道:“我宁愿为上帝和国王作战而死,也不愿在舱里偷生而活!”话音未落,在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敌人的战船已冲了过来。转瞬间,土耳其人就冲上了甲板,塞万提斯立刻和战友们迎向船舷,痛击敌人。
击退了土耳其人后,“马尔凯萨”号又冲进中心战场,更残酷的浴血激战开始了。塞万提斯的左臂被子弹击中,他用破布简单地缠了一下,忍住剧痛,随着大部队冲上了敌舰。不料,又有两颗子弹几乎同时射中他的胸膛,他昏死了过去。
战斗结束后,塞万提斯被送进战时医院治疗,医院里只有简单的设备和几个医术不高明的医生。他胸口的两处枪伤几乎是自己愈合的。至于那条被击碎了的左臂,医生眼看着它一天天腐烂却一筹莫展,最后只得截肢。塞万提斯也由此获得了一个响亮的雅号——“雷邦多的独臂人”。
司汤达:拿破仑铁杆“粉丝” 战争洗礼升骑兵少尉
有谁会想到法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也是追星族中的一员?司汤达从小就有一个梦想——成为一个军事英雄,因此,他自然地成为“军事天才”拿破仑的粉丝。尽管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巴黎综合工科大学录取,但他还是决意投笔从戎,追随拿破仑。
1800年5月,拿破仑率军越过阿尔卑斯山南下意大利。17岁的司汤达随军前往。阿尔卑斯山山路陡峭、狭窄、盘曲,且终年积雪覆盖,一不小心,就会滑入万丈深渊。司汤达在浓浓大雾与透骨的寒气中骑着马,小心翼翼地向前移动。山谷里回响着敌军炮弹的轰炸声,军队不时停下来准备进行反击。
这是司汤达第一次经受战火的洗礼,当同伴问他是否害怕时,为了显示自己的勇气,他健步登上一块突出的岩石,将身体暴露在敌人的炮火之中。正由于表现英勇,在部队打败奥地利,抵达米兰后不久,司汤达就被任命为法军第六龙骑兵少尉。
托尔斯泰:劫难不死险成“高加索的俘虏”
1851年4月底,托尔斯泰随同服兵役的长兄尼古拉赴高加索,以志愿兵身份参加袭击山民的战役,后作为“四等炮兵下士”在高加索部队服役两年半。有一次,托尔斯泰和好友沙多违反规定,脱离战友,跑到一个山坡上去看风景。这一次冒险让他们差点成了鞑靼人的俘虏。
托尔斯泰和沙多刚刚到达山顶,就看见30个骑马的鞑靼人向他们奔驰而来。此时他们已经来不及撤回战友那里了,只能沿着山脊向军营飞奔,身后则是7个鞑靼人在穷追猛赶。托尔斯泰碰巧骑了沙多的那匹好马,而沙多却骑了托尔斯泰的那匹劣马。托尔斯泰可以轻松地逃掉,但他不愿意丢弃战友而独自逃生。
看来两人要一起完蛋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