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四美与古琴调音法 图.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琴四美 1.韵律美古琴在其外观、形制、装饰、音响等方面呈现在我们视听感觉上的最大特质是“韵律”。所谓“韵律”,是指感觉通过线或面或光的圆转所造成的一种动势,这种动势能够制造出某种旋绕着的、但又似乎是凝固了的音乐感。这种音乐感能够将古琴本身所具的文化历史内涵和文人气质风度激活,使其在音乐感中又透露出飘逸、深邃、不可捉摸的意态、意味或意境。古琴的琴体是用两块雕刻过的板胶合而成。其下为一平面的硬板,是为底板;其上为一弧形的松质木板,是为面板。琴身通体髹漆,有一定的亮度。其面板的弧形即为一个圆转的面,尤其在对光进行反射时,其面的圆转更见韵律。古琴琴体为一长条形共鸣箱,首部稍宽,尾部稍窄,有如一把剑。其边缘的轮廓线通常由直线与弧线组成,颈、腰及顶端和尾端大都呈弧线形,上下身部的两侧则为直线形。这种修长而渐呈收缩的直线边缘与柔和对称的弧线边缘,使琴体造型获得流畅而又圆转的韵律。琴横卧琴桌时,琴身并非呈水平状态,而是琴头紧贴琴桌,琴尾由雁足从腰部撑起,使尾端底板微微离开琴桌,与之形成一个不大的夹角。这样,横置于案上的古琴便呈一流线型的昂首意欲飞走的态势,富有动的韵律。古琴通常要在琴头的轸上装有穗子,其穗长大都一尺有余。琴垂挂壁间或横置案桌时,轸穗自然下垂,既使琴韵得到延伸,又与琴身达成平衡。若遇微风,轸穗轻轻拂动,有婀娜妩媚的风韵。古琴主要由弦与木质共鸣箱发音,其音响特征即由这二者决定的。其共鸣箱虽为木质的,但它不同于其它乐器是由木板胶合而成,而是直接用一块整木掏空而成,箱壁厚而粗糙,故其音响深沉、浑厚、结实,有古朴、苍茫的神韵。就弦的长度来说,古琴的有效弦长特别长,一般均在110cm以上。有效弦长长,则其振幅大,振动时间久,故其余音绵长不绝,有绕梁之韵。又因其余音绵长不绝,故可以在演奏中出现唯古琴所独有的走手音。走手音是指右手弹出一音后,左手按弦的手指再向上或下滑动一或数个音位,形成音程的变化,并将弹拨乐器的点状音迹变成线状音迹。走手音是古琴音乐的最富特色的因素,它至少在下面四个方面制造出古琴音乐所独有的韵味:走手音使本来是点状的音之间连成一条圆柔的曲线,其线型运行轨迹单纯、简洁,呈抛物线型,有弹性,使琴乐有线型之韵。走手音使音逐渐弱化,其由实而虚的张力方向,造成超逸、脱出之势,给人以趋于深远、无限之感,产生出与“道”合一的效果,使琴乐有飘逸之韵。走手音的弱化往往持续到无声的地步,使音与音之间出现空白,造成空灵、静谧的意境,使琴乐有虚灵之韵。走手音的音色接近人的嗓音,易于制造声腔效果,使琴乐又具有人声之韵。 2.人体美古琴的形制大小合适(约长120cm,宽20cm,厚6cm),结构紧凑(呈一头大一头小的长方体),具有整一性。它不象编钟、钢琴、箜篌那样体积庞大,无法携带;即如筝、瑟、大提琴等,携带也很不便;也不象笛子、管子、埙等体积过小,不适合观赏和把玩。它不象胡琴、琵琶、三弦、阮等,都存在着共鸣箱与身体比例不当的问题,或各部件过于琐碎、突出的毛病。整个来说,它就象一个匀称而完整的人体,紧凑、协调而又大小适中,具有人体的风韵。 古人云:“神农氏继庖牺而王天下,上观法乎天,下取法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削梧为琴,绳丝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人之和。”(桓谭《新论》) “远取诸物”,是指琴的制作符合自然之数,并多用自然界的事物为其部件命名,如岳山、龙池、凤沼、雁足、天柱、地柱等。古人云:“琴制长三尺六寸五分,象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年岁之三百六十五日也;广六寸,象六合也;有上下,象天地之气相呼吸也。其底上曰池,下曰沼,池者水也,水者平也,沼者伏也,上平则下伏。前广而后狭,象尊卑有差也。上圆象天,下方法地。龙池长八寸,以通八风;凤沼长四寸,以合四气。其弦有五,以按五音,象五行也。”(《五知斋琴谱?上古琴论》)其中有山有水,有天有地,有鸟有兽。在一张琴上,我们就能够看到整个的宇宙自然,感受到胸襟的博大和意境的阔大。 “近取诸身”,是指它的造型是以我们的人体为蓝本。一张琴就是一个完美的人体,有额,有颈,有项,有肩,有身,有腰,有尾。而且它的各个部分又恰恰是用身体来命名,如琴头、琴额、琴颈、琴项、琴肩、琴腰、焦尾、舌穴、弦眼等。可见,琴的造型原则是对人体美的模仿。《琴制尚象论》云:“肩曰仙人肩,取其正齐也。腰曰玉女腰,取其纤细也。”“岳外曰承露,又曰岳裙。”(《文会堂琴谱?琴论》)一张造型端庄的琴,其漆色、其额宽、其项实、其岳高、其肩正、其腰度、其足平,观之如婷婷玉立之仙人;抚之如人声有情之吟唱。一张琴就是一个人的身体,它以人格化的方式被赋予了生命和情感,使琴能够得以成为人的朋友,并从中获得感情的共鸣和慰藉。而且,琴的式样的变化也正好与每一时代不同的人体美的观念相适应。唐宋时代,女人以丰满为美,明清时则以纤弱为美。与之相应,唐宋琴便体大,轮廓圆柔饱满

文档评论(0)

Jermain20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