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汉语英语比较研究 组图
数据图形显示,乐观原则确实为语言本身的一部分。而在这10种语言里西班牙语是最具积极倾向的语言,而汉语则是这10种语言里最有淡淡的忧伤的语言。
发布在本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一份研究证明了这世界上所有人类语言都是积极向的,然而不同语言之间的积极程度却差很多。波丽安娜假说认为人类往往记住好事忘掉坏事,回忆事情总是用正面积极的词汇(即便有时现实并不吻合),该假说以Eleanor H. Porter 1913年发表的小说《波丽安娜》中的主人公命名,小说中波丽安娜会玩【快乐游戏】——无论在任何境况下都要找到一些让你快乐的地方。语言学家从Twitter、Google Book和其他在线新闻媒体生成了庞大的数码文本语料库,语言种类包括英语、西班牙语、汉语和韩语由50名本族语使用者组成的团队负责对所有词汇的情感进行评分。若是没有积极倾向,词语的中间情感值边跌落到刚好位于情绪尺度正中央的位置。经测试,所有语料库的词语感情中位值全都偏向积极一侧。
研究人员所测试的语言中,西班牙语感情最积极,汉语积极程度最弱。这些发现有助于解释为什么中国文学往往都如此压抑,为什么一线歌手总是被女性遗弃,这项发现同时也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问题。比如说,不说汉语敢说西班牙语真的能让人快乐么?中国的官方语言如果换成西班牙语,一夜之间所有人都能体会西班牙人的生活精神吗?研究表明汉语是最忧伤的语言
虽然不知道什么样的节奏是最呀最摇摆,但是什么样的语言是最呀最忧伤有了结论。本周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的一份研究表明,每种语言都是积极的,但是每种语言的积极程度却差很多。而在科学家们所研究的10种语言中,汉语积极程度最弱,成为了最忧伤的语言。科学家团队使用大数据技术对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阿拉伯语、印尼语、汉语(简体)、韩语和俄语这十种最常用语言进行了统计分析,用现代科技验证了“波丽安娜假说”。1969年,心理语言学家包契尔(Boucher. J.)和奥斯占德(Charles E. Osgood)通过心理实验提出了一种“波丽安娜假说”(Pollyanna Hypothesis,乐观向上假说),认为相比较不好的事情人类更倾向于记住好的事情,并且用积极正面的方式来回忆事情。“在我们所研究的10种语言的每一个范围里,人们使用更多的是积极的单词而非消极的。”佛蒙特大学数学家彼得·多兹(Peter Dodds)表示。而这项新研究吸取了“波丽安娜假说”的理念。“这个概念已经存在了一段时间,可能我们与生俱来会用一种积极的方式与人沟通相处。”佛蒙特大学的应用数学家、这项研究的合著者克里斯多夫·丹佛斯(Christopher Danforth)表示。即使人们躲在键盘之后更容易说出残忍的话,即使恐怖电影从未断档,即使时下媒体的习惯是扩散坏消息,研究人员在分析了十种语言中的10万个最常用的词汇后发现,人们还是更倾向于积极的词汇。这10万个词汇并不只是来自于“人们在看报纸、听广播或是看YouTube视频下的评论时的想法。”克里斯多夫·丹佛斯表示。佛蒙特大学(University of Vermont)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交互式“幸福尺度表”,来衡量不同国家地区的人们在“线上”所表现出的情绪,分析范围包括电影、推文、谷歌图书、歌词甚至《纽约时报》。这10种语言各50名使用者为每个词语的情感倾向进行评分。如果不存在情感倾向,那么这些词语的中间情感价值将落在“幸福尺度”的中心位置。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近期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表明,说汉语比说英语更锻炼大脑,汉语音调能开发右脑。这份报告得出结论——使用例如汉语等音调语言的人对于谈话的理解,大脑中会显示出非常不同的信息流,这些人说话时不是仅使用左脑,而是左右脑兼用。而左脑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作处理语言的主要神经区域。
北京大学和其他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对说汉语及说英语者听到各自语言时的脑成像分析发现,汉语为母语者与英语为母语者的左脑均呈现出活动的证据。但是,汉语为母语者的右脑也显示出活动的证据。而右脑长期以来在很大程度上一直被视作与理解语言无关。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神经语言学领域的研究者们一直质疑语言影响理解力及生理行为的方式。上述最新的研究报告支持了一个新兴的理论——一些语言需要全脑间相互作用。这一发现对于在脑部手术中更好的保护与语言相关的区域、理解“语言知识的构造” 及“如何获得语言知识”至关重要。
香港中文大学语言与人类复杂系统联合研究中心副主任Gang Peng告诉Quartz,音高对于音乐很重要,但对于音调语言中的音调处理也很重要,根据目前的结果,假定所有的音调语言都使用左右脑是合理的。其他的音调语言还包括越南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