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4钢的热处理
4.2 钢铁材料热处理原理 一、钢的热处理理论基础 定义 以适当的方式对金属材料或工件加热、保温、冷却,获得预期的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工艺方法。 机床60~70%,汽车70~80%,量具、刃具、模具、轴承100%。 常见的热处理工艺方法 1、钢在加热时的组织转变 加热转变的理论依据——Fe-Fe3C相图 奥氏体化 钢加热形成奥氏体的过程。 A1-PSK A3-GS Acm-ES 奥氏体化过程.1 包括奥氏体的形核、长大,残余渗碳体的溶解和奥氏体成分的均匀化。 奥氏体化过程.2 共析钢加热Ac1以上,α-Fe→γ-Fe 在F和Fe3C晶界处,A晶核形成、长大; F→A后,保温,残余Fe3C溶解; 进一步保温,C原子扩散,A成分均匀化。 奥氏体化过程.3 亚共析钢Ac1开始转变为A,直到Ac3以上先析出F才完全消失。 过共析钢 Ac1~Accm之间为A+Fe3CⅡ,温度高于Accm时,Fe3CⅡ才完全溶解。 2、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奥氏体的冷却转变,直接影响钢热处理后的组织和性能。 常见的冷却方式有两种,等温冷却和连续冷却。 1)过冷奥氏体的等温冷却转变曲线 俗称C(S)曲线或TTT曲线。 过冷奥氏体 A1温度以下不稳定的奥氏体。 ①.C曲线的建立 共析钢,若干小试样,加热奥氏体化,保温后等温冷却,分别测出过冷奥氏体转变的开始、终止时间和产物转变量。 等温冷却转变曲线.1 ②.C曲线的分析 特性线: A1—临界温度 左—转变开始线 右—转变终了线 MS(Mf)— 马氏体转变开始(终了线) 等温冷却曲线.2 各区域组织: 孕育期:550℃孕育期最短,过冷奥氏体最不稳定。 2)过冷A转变产物的组织与性能 转变产物的组织与性能.1 b.索氏体(S) 650~600℃,Δt ↑,小片层距细P,0.4~0.2μm。 转变产物的组织与性能.2 c.托(屈)氏体(T) 600~550℃,Δt更大,极细片层状P,0.2m。 转变产物的组织与性能.3 ②.马氏体(M)转变 碳在α-Fe中的过饱和的固溶体——M。 马氏体转变的特点: 冷速V很快,过冷度Δt很大,C原子来不及扩散,只是Fe原子移动,由γ-Fe→α-Fe实现晶格变化,A中C原子全部保留在α-Fe中。 M的组织形态 a.板条状M(位错M或低碳M) WC≤0.2%,A转变成为板条束,其亚结构为高密度位错。 转变产物的组织与性能.4 b.针片状M(孪晶M或高碳M) WC≥1.0%,A转变成双凸透镜状(或针叶状)M针。 转变产物的组织与性能.5 M的性能 高硬度、高强度、高脆性。 随WC↑,σb↑,HRC↑,但当WC0.6%时,σb、HRC变化不明显。 低碳M,较高的强度,良好的δ、ak; 高碳M,高硬度,但韧性很差。 转变产物的组织与性能.6 ③.B转变(550~MS,半扩散型相变) 含有一定过饱和碳的F和碳化物组成的两相机械混合物。 过冷度比M转变小,半扩散型转变,C原子扩散,Fe不扩散。 转变产物的组织与性能.7 上贝氏体B上(550~350℃) 大致平行的轻微饱和的F板条和条间断续分布短棒状的Fe3C。显微镜下呈羽毛状。 上贝氏体显微组织 转变产物的组织与性能.8 下贝氏体B下(350℃~MS) 双凸透镜状过饱和度较大的F针片内,分布着55°~60°平行排列、高度弥散的碳化物。 显微镜下呈黑色真状。 下贝氏体显微组织 3)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曲线 ①.CCT曲线及分析 连续冷却转变曲线.1 VKC—得到全部M组织的最小冷却速度(上临界冷却速度); 连续冷却转变曲线.2 ②.转变特点 CCT曲线位于C曲线的右下方,转变温度低,孕育期长; 无贝氏体(B)转变; 转变在一个温度范围内进行,转变产物不是单一组织,先粗后细。 连续冷却转变曲线.3 4)过冷A转变曲线应用 C曲线的应用: C曲线主要用于制定等温冷却热处理工艺。 C曲线估计连续冷却转变产物。 V1—炉冷,退火,P,170~230HBS; V2—空冷,正火,S,25~35HRC; V4—油冷,淬火,T+M+Ar,45~55HRC; V5—水冷,淬火,M+Ar,55~65HRC。 C曲线估计连续冷却转变产物 二、钢的基本热处理方法 1、退火与正火 定义: 退火—钢加热到AC!(Accm)上下,保温、缓冷。 正火—钢加热到AC3(Accm)+30~50℃,保温,空冷。 退火与正火工艺规范 退火与正火的目的: 调整硬度以便于切削加工; 消除残余应力,防止钢件在淬火时产生变形或开裂; 细化晶粒、改善组织以提高钢的力学性能。 为最终热处理作组织上的准备。 作业 P25:12、13、15 1)退火的种类、工艺特点及应用 ①.完全退火 钢加热至AC3+30~50℃,保温、缓冷至50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 2019年 全球和国内石油和天然气投资分析趋势研究报告.doc
- 套铣处理钻铤卡钻事故过程和技术.pdf
- 资料收集和整理作业指导书.ppt
- 北师大版八下相似第三次月考.doc
- 刑法诉讼检察建议:说理才能增强刚性.doc
- 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留样分析.doc
- T9 企业未来十年核心竞争力平台.pdf
- 家住苍烟落照间.doc
- 爨底下20小时游.doc
- “蛟龙”号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进入倒计时.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最近下载
- 文献综述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研究.docx VIP
- (2025春新版本)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pdf
- 北京市一零一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pdf
- 物业管理服务报价表完整优秀版 .pdf VIP
- 文献综述--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研究.doc VIP
- 莒县鸿瑞矿业有限公司新型节能环保型石灰窑项目(三期)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docx VIP
- 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教案-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pdf
- ZOOM声乐乐器L-12 快速入门 (Chinese)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 基于单片机的宠物喂养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
- 中小学(三阶魔方的复原)校本教材.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