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瑶族古文字的发现 与女书有关 组图
瑶族八宝带上的文字符号
在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瑶族古文字研究”课题成果鉴定会上,中南民族大学“瑶族文字研究课题组”的专家们向世界宣布瑶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历史成为过去。目前,瑶族古文字共挖掘整理364字,另有偏旁、数字、常用虚词等字符30多个,共约400字。
【证实】瑶族不仅有语言而且有文字
瑶族因为历史上迁徙频繁,没有创建整个民族统一使用的文字,因此被认为是一个“只有语言,没有文字 ”的民族。但据历史文献记载,清代在广东、广西、湖南、贵州瑶族聚居区流行一种瑶书。
清代连山知县李来章发布的“焚瑶书”中写道:“平日排师所教者,皆瑶书也。……搜其书,尽焚烧之。”中南民族大学副教授、语言文字研究生导师李庆福判断:“可见在清代之前是有瑶文字存在的,如果没有瑶文,何谈焚呢?”
2012年11月,江华县委托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语言学及濒危语言研究团队,开展瑶族古文字研究。2年多来,课题组走访多地确定了瑶族古文字造字规律。
【释疑】瑶族古文字什么样?
瑶族古文字是一种在金铭文、大小篆基础上改造而形成的圆印篆字,屈弯有序,流畅自然,似篆非篆,似汉非汉,属于汉字文化圈系统。这些瑶族古文字参考了金铭文、大篆小篆、仡佬文、水书、喃字、古苗文等文字造字规律和六书造字原理。有简写、反写、借用变体、增添缩写笔画等。这些瑶族古文字不是凭空捏造,主要字符来自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河路口镇牛路村一带民间用字以及周边一些过山瑶、平地瑶、梧州瑶八宝带、八宝被上的字符。
瑶族文字藏在哪里?织物上的瑶族古文字符号
生活在江华瑶族自治县的瑶族少女,在出嫁之前必须学会织锦为自己准备嫁妆,其中一床“八宝被”是必不可少的物品之一。瑶文字就藏在这些织锦里。专家发现瑶文字主要见于瑶家的日常生活用品和服饰中,如“八宝被”、围裙带、腰带、背带、床幔等。
瑶族有自己的语言。瑶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的瑶语支或苗语支,部分属于壮侗语族侗水语支。瑶语按照瑶族的自称,可分为“勉”、“金门”、“标敏”、“邀敏”四种方言。操勉方言的瑶族,除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贵州和江西等省外,在越南、老挝、泰国、缅甸、美国和加拿大也有分布;操金门方言的瑶族,除分布在云南、广西外,在越南、老挝、泰国、缅甸、等过也有分布;操标敏方言的瑶族,主要居住在我国广西北部的全州、灌阳等县;操邀敏方言的瑶族,主要居住在我国粤北的连南瑶族自治县,方言间差别很大,四种方言之间彼此不能通话,而要依靠汉语来帮助沟通。瑶族四种方言是在秦汉以后形成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外因是由于瑶族先民大规模多次迁徙,造成地理上的分割;内因是由于瑶语自身的发展和演变的结果。木契:古代瑶族记事方法。瑶族原无文字,凡买卖、借贷、婚约、传授知识等,常刻木(竹)记事,以作契证。?瑶文:瑶族拼音文字。瑶族原使用汉字,也使用一些土俗字。汉字与土俗字夹用,但不能完全表达瑶语。1950年,语言学专家和语言工作者到瑶族地区进行调查后,中央民族学院和广西民族学院于1951年和1957年,先后设置瑶语专业,培养瑶语人才。1983年根据瑶族勉语方言创制拼音文字,制定了《瑶语方案》。以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长垌乡瑶语(勉)为标准音,兼顾地方音特点,全部采用拉丁字母作字母。有6个元音字母,18个辅音字母,7个声调字母(其中4个兼作辅音字母,1个兼作元音字母)。从1983年起,广西在瑶族地区开设瑶文班,推行瑶文实验,收到效果。?
自称为“勉”的瑶族,其语言称为“勉语”;
自称为“布努”的瑶族,其语言称为“布努语”;
自称为“拉珈”的瑶族,其语言称为“拉珈语”;
自称为“炳多优”的瑶族其语言为“炳多优语”。
其中勉语分布最广,包括中国广西、湖南、云南、广东、贵州、江西等省(区)的90多个县的瑶族使用,人口约70万(1982)。
布努语,主要分布广西的都安、巴马、大化各瑶族自治县等地,与苗族较接近,属苗语支。
拉珈语,主要分于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境内,与壮侗语侗水语支较接近,属于侗水语支。炳多优语,主要分布于广西富州和湖南江华县等地,与汉语较接近,但又与当地汉语有所区别。其中勉语、布努语、炳多优语各自还有方言差异。
瑶族语言的使用,有核心语和边缘语两种。核心语,包括日常口语、口头文学和宗教语。这三者有所不同。边缘语,是指除瑶族语言以外,在当地还分别会使用汉语或其他民族语进行交际的语言。现代瑶族语言有3个主要特点:一是语音尚存在一些古音现象;二是合成词有两种修饰成分;三是句子形成与汉语基相同。
历史上,瑶族设有统一的民族文字。为帮助瑶族人 创制文字,1951年,在北京中央民族大学设立了瑶语文专业,培养了一批从事瑶语语文教学、教研和翻译人才。1958年有关部门曾对全国瑶语进行调查,为研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