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华茶史 品茗读诗如晤佳人 组图中华茶考茶在作物学上是特用作物为嗜好品类,在植物学上是种子植物,为常绿灌木。 唐代陆羽《茶经》曾说:“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其名茶”。农本草云:“苦茶”。又据《神农本草》曰:“一名茶,一名选,一名游,冬生盆州谷道旁,凌冬不死,三月三日采干。”可见古时茶字在古书上的称谓及意义不同,为便于考察,列举如下:(1)诗经国风、邶有《谷风》一篇,其中有句:“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荼”就是现在的茶,古人叫做苦莱。《康熙字典》云:“世谓古之荼,即今之茶,不知茶有数种,惟荼,苦茶之茶,即今之茶。”可知:“荼”字为古代“茶”,字的借用字。 (2)槚“槚”是茶的另一借用字,《尔雅》云:“生,可作羹饮,今呼早茶为茶,晚茶为茗,蜀人称苦茶。”意即茶分早茶与晚茶,晚茶为“茗”这种记载,据史学家的意见,认为是最可靠的记录,也是较合理的说法。 (3)汉代杨雄曾说:“蜀西南人谓茶日设,蜀人饮茶最早,题字为茶之俗名。” (4)茗 茗为古代茶的另一名称。《曼子春秋》云:“婴相齐景公时,食之粟这饮,灸三弋、五卵、茗菜而已。”可见在公元五百年前,“茗”就有作为汤食用的例子。《桐群采叶录》:“西阳、武昌、庆江、晋陵,如茗,皆东人作清茗。茗有悖,饮之宜人。凡可饮之物,皆多取其叶”。南宋鲍令辉《香茗赋》颂:“茶为芒茗”。所以,至今多沿用“茗”字代“茶”。 (5)水厄唐·温庭筠《采延录》:“晋时蒙好茶,人过车饮之,士大夫甚以为苦,每欲饮,蒙必云:‘今日有厄’”。洛阳《伽蓝记》载:“魏彭城王勰见刘镐慕王肃。”,专习茗饮,谓镐曰:“卿好苍头水厄,不好王侯八珍,如海上有逐臭之夫,里内有效颦之妇,以卿言之,即是也。”可知在南北朝时,“水厄”二字已成为“茶”的有名代用语。 (6)丰富 庆世南北堂书抄引《斐洲南海记》云:“西平出丰富,茗之别名。叶大而味涩,南人以为饮。”《辞源》:“丰富系本名,叶大,味苦涩,似茗而非,南越茶难致,煎此代饮。”在这里,丰富或为茶的别称,或是茶的代用饮料,不一而是。 (7)苦莱《诗经》:“堇茶如饴,皆苦莱也。”许慎《说文》:“茶,苦莱也。”梁代陶弘景以茶作苦莱也。唐·颜师古《匡谬正俗·苦菜篇》:“神农本草经中,苦菜名茶草,治疗疾病,功效极多,陶弘景误当为茗,茗豆有此效乎”。从此以后,茶与苦菜才知道是两种东西。 由上面知道,茶的称谓很多,不专是指茶树上的茶来说。但到了唐代陆羽茶经问世,于是将数种不同意义的“荼”减去一划,成为含一种意义的“茶”字。所以自中唐以后,一般学者因受陆羽的影响,逐渐将“荼”改写为“茶”了。 茶的别称:甘侯--故事出自唐·孙樵的《与焦刑部书》中。该书有一段记载:“晚甘侯十五人,遣侍齐阁。此徒皆请雷而沂,拜水而和,盖建阳丹山碧水之乡,月涧龙之品,慎勿贱用之。”香茗赋二首香茗赋泱泱神州,多生异物;浩浩时空,常存灵秀。钟灵毓秀之邦,云遮雾绕之地,有茶生焉。采日月之光华,集厚土之神气。绵绵邈邈,淝水长戈而走秦军;飘飘悠悠,巨椽妙笔以淹三都。 文有其风,茶亦有其道。采集薰蒸,其法殊难尽述;濯洗浸泡,其趣安能道哉?冲续之际,其境造焉。一只紫砂,几星绿意,吐怀抱之珠玑,弃俗世之云烟。一帘春风,几缕情思,吟诗书以无忧,饮白龙而忘返。满目风絮,数语即为笙箫;心存皓月,一室自有春山。 然红尘滚滚,群小竞逐,心灵缧组,实难堪负。有胡君焱者, 雅有高致。霓虹中,幽雅处,品啜之间,情似涧底清溪,潺潺有致;思如云端黄鹤,翩翩无尽。澹澹焉,高士连珠以成韵;寂寂焉,市井释怀而流芳。 嘻,香茗,茗香!异哉,妙哉!茗香赋胸内五千年历史,楼前十公里江滨。悠悠往事,浩浩乾坤。纷繁世界,潇洒人生。人因水而寿,禾以露则生。聚精华于天地;承灵魂于古今。观甘泉滴乳,听晚渡钟声。八景风光,铭刻千秋胜迹,三江碧水,润育百万子孙。巍巍故垒,因孤嶂而传世,婉婉缙云,乃温泉而著称。石缝流泉,滋瑶草而添丰润,山根沁露,过流沙而沥濯腥。山因瀑而秀,泉以石则清。出淤泥而不染,过峡谷而不荤。穿碧野而涤尘垢,带红叶而报佳音。索甘露而为饮料,泡香茗而养身心。蒙山云雾,野店茶村。素手霞生露,红唇碧螺春。毛峰紫笋,普洱银针。花茉莉,铁观音。绿雪清香远,红泉逸兴深。看杯中山色湖光,领略诗情万种;品壶内龙珠雀舌,捧来春意十分。莫与杜康聊酒瘾;常邀陆羽话茶经。追风逐雅,待客迎宾。浓尤增色,淡不减馨,夏能去暑,冬可增温,延年益寿,悦目清心。高朋频入坐,伉俪细谈心。减肥靓体,调阳滋阴。杯中藏紫玉,座上有黄金。呜呼,清闲是福,长寿是真。中国的茶文化与中国书法文化一样源远流长。关于茶,《诗经》之《七月》云:“采荼薪樗,食我农夫。”《谷风》又云:“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荼者,茶也。三代以前无“茶”字)这是劳动者眼中的茶。陆羽《茶经》云:“茶者,南方之佳木也。”这是茶圣眼中的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韩媒体分析中国游泳崛起原因.doc
- 中航物业年度主题品牌提升年实施方案.doc
- 中华传统礼仪大全 精华版.doc
- 中华第一战将 大汉战神不败将军冠军侯霍去病英雄事迹史.docx
- 中华吉祥羊文化 羊成语歇后语经典故事集编 组图.docx
- 中华美食 白菜简史 白菜诗歌 白菜保健功效 图.doc
- 中华美食:改良洋味中餐独特吃法点评.doc
- 中华美食保健养生食谱精选荟萃.doc
- 中华美食第一人孔子的美食思想 组图.docx
- 中华民族的道德标准与修养方法 组图.doc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工业机器人技术(安装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软件技术(前端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安全运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车辆鉴定与评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石油炼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环境监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