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17年高考语文冲刺学案_现代文阅读 01.docVIP

北京市2017年高考语文冲刺学案_现代文阅读 0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京市2017年高考语文冲刺学案_现代文阅读 01

论说类文章阅读——规律方法 北京四中 连中国 论说类文章读懂的3条途径 ①借助逻辑常识理解文章的内容 ②借助语法知识把握文章的结构 ③借助修辞方法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 一 据美国K大学的研究人员称,大多数“生物降解”塑料并不能真正降解。利用能随时降解普通有机物质(例如纸和木屑)的细菌所进行的试验表明,包括塑料垃圾袋、“用后即丢”的尿布、饮料瓶等在内的大多数产品并不是可以生物降解的。 研究人员指出,术语“生物降解”这个词的使用是不规范的。一些生产厂家说,这些产品如果在物理上发生了变化,则是可以生物降解的,它们一旦与其他物质混合,便会自然消失或者可以支持生物的成长。研究人员认为,真正的生物降解物质在需氧条件下可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厌氧条件下它们则可以分解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然而,经他们试验的每个产品都不能降解,也不能达到上述标准。 问题:下列与K大学研究人员的试验结果有关的说法,哪几项是正确的? A. 凡是称可以“生物降解”的塑料产品都根本不能降解 B.一些塑料生产厂家对产品的功用宣传不实 C.在生物降解过程中应出现物质的分解和转化 D.塑料产品的废弃物多数不会自溶自消 E.这些塑料产品在物理上发生变化之后就可以生物降解 1.C、D 二 ①预测未来是人类从古以来就有的愿望,未来学有着悠久的历史。②古希腊人曾用占星术、神谕预测未来,相信“先知”和哲人可以接受上帝的旨意,预知未来。③中国古代曾用占卜、天象预测未来。④殷墟中大量龟板上记载的都是占卜的内容。⑤不过占星术和占卜都不能真正预测未来。⑥古埃及人根据尼罗河泛滥与天狼星的关系的经验,预测到当天狼星黎明时升起在东方时,尼罗河就要泛滥,从而对尼罗河水情作了正确的预测。⑦近代科学技术发展后,一些学者根据掌握的规律和经验作过不少预测。⑧例如门捷列夫预测了一些元素的存在,凡尔纳预测到潜水艇的发明和飞向月球的可能。 读后,请概括本文段的主要意思。 答案:什么是真正的“未来学”以及预测未来开始的时间(古埃及的正确预测情况) 三 新风气的代兴也常有一个相反相成的现象。它一方面强调自己是崭新的东西,和不相容的原有传统立异;而另一方面要表示自己大有来头,非同小可,向古代另找一个传统作为渊源所自。例如明、清的批注家要把《水浒》《儒林外史》等白话小说和《史记》《汉书》挂钩搭线,西方十七、十八世纪批评家也要把新兴的长篇散文小说遥承古希腊、罗马的史诗。这类暴发户造谱牒或者野孩子认父亲的事例,在文学史上常有;它会影响创作,使作品从自然的天真转而为自觉的有教养、有师承,所以未可忽视。 (节选自钱钟书《中国诗与中国画》) 问题:请用文中的词语,稍加组织,填入空格,不超过20字,注意前后的衔接。 文中用“暴发户造谱牒”、“野孩子认父亲”作喻,来说明当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 答案:新风气向古代另找一个传统作为渊源所自 精要练习 1.下面一段话中六次使用了“技巧”一词,它们在特定的语境中含义是有区别的,请按其意义分类。 不要技巧①之说,并不是真的不要技巧②,而是指不要带有斧凿痕迹甚至是矫揉造作的技巧③。如果做到了匠心独运、极富魅力,但读者却觉得随随便便地写出来的那种技巧④,才是炉火纯青、高妙绝伦的技巧⑤,老舍先生就是被公认为掌握了那种技巧⑥的语言大师。 答:正确的分类是 [①③(指的是“带有斧凿痕迹甚至是矫揉造作的技巧”)/②④⑤⑥(指的是“匠心独运、极富魅力,但读者却觉得随随便便地写出来的、炉火纯青、高妙绝伦的那种技巧”)] 2.对下面句子的主要意思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C) 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遍布世界各地的人们可以同时通过电报、电传、电话(有线的、无线的、可视的、录音的……)、电视、以及电脑信息接收系统等,在极短的时间内准确地获取各种各样的大量的信息。 A.人们接受信息具有全面、大量的特点。 B.信息的接受者具有广泛、大量的特点。 C.人们接受信息具有即刻性的特点。 D.信息的传递具有准确、快捷的特点。 3.选出对下面句子含义的解说恰当的一项是(A ) 语言像一大堆砖瓦,必须由我们细心地排列组织起来,才能成为一堵墙,或一间屋子。语言不可随便抓来就用,需要经过组织,使它与思想感情发生骨肉相连的关系。 A.使用语言必须细心组织,使它正确地表达思想感情。 B.语言是表达思想感情必不可少的材料。 C.使用语言必须细心选择,才能正确表达思想感情。 D.语言与表达思想感情是骨肉相连的关系。 4.下面一句的表达目的是(D) 有人也许认为,只要不妨害所表达的义理,材料细节有点出入是无所谓的。 A.肯定了材料对表达义理的作用,不主张苛求材料细节的真实。 B.批评了只重视表达义理,而不重视材料真实性的错误认识。 C.肯定了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