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生理文件教学.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呼吸系统生理文件教学.ppt

第七章呼吸系统生理; 呼吸: ;呼吸三环节: 1. 外呼吸(肺呼吸): 肺通气: 肺换气: 2.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3. 内呼吸(组织呼吸): 组织换气: 细胞内氧化代谢: ;;呼吸系统包括了呼吸道和肺泡。 呼吸道:分上、下两部分,上呼吸道由鼻、咽、喉组成,下呼吸道由气管及各级支气管组成。呼吸道有加温、润湿和净化空气的功能,有通过调节支气管平滑肌的舒缩来改变呼吸道的口径进而影响气流阻力的功能,但呼吸道不具备气体交换的功能。;;第一节肺的功能解剖;;;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Pulmonary surfactant);;;临床:;二、肺的血液循环;三、肺的神经支配 迷走神经兴奋→乙酰胆减+M受体→平滑肌收缩→口径↓→气流阻力↑; 交感神经兴奋→去甲肾上腺素+β受体→ 平滑肌舒张→口径↑→气流阻力↓。;第二节 肺 通 气;第二节 肺 通 气;一、肺通气的动力;(一)呼吸运动;型式: 按呼吸深度分:平静呼吸和用力呼吸; 按动作部位分: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和混合式呼吸。 混合呼吸:正常成人。 腹式呼吸:婴儿、胸膜炎及胸腔积液患者。 胸式呼吸:严重腹水、腹腔有巨大肿块者。 频率: 成人:12~18次/分 婴儿:60~70次/分;腹式呼吸(膈式呼吸):由膈肌舒收引起的呼吸运动伴以腹壁的起伏。 (如屈体直角动作) 胸式呼吸:由肋间肌舒收使肋骨和胸骨运动所产生的呼吸运动。肋式或胸式呼吸如双杠或地上做倒立的动作。;1.平静呼吸;特点:;2.用力呼吸; 人工呼吸 (Artificial respiration) 用人为的方法造成肺内压和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来维持肺通气。 方法:人工呼吸机 口对口人工呼吸 节律举臂压背或挤压胸廓 关键:保持呼吸道通畅,争取时间(4分钟以内) ;人工呼吸任务和步骤:;(二)肺内压;(三)胸内压;胸内压特点: 胸内压在呼吸过程中始终低于大气压,为负压。平静呼气之末胸内压为与-5 ~ -3mmHg,平静吸气之末胸内压为-l0 ~ -5mmHg,用力吸气时负压可达-3OmmHg。 ;胸内负压的形成原因: 婴儿出生后,胸廓和肺发育的速度不均衡,肺发育较慢,胸廓发育较快,胸廓容积大于肺。由于胸膜壁层和脏层的紧贴不分,即使在呼气之末也是如此,因而肺始终处于被动牵拉状态,肺本身是有弹性的组织,肺泡又有表面张力,这两种因素使肺具有了回缩力。 所以胸膜腔内的压力应是肺的回缩力与反方向作用于胸膜腔的肺内压(或大气压)之和,即: 胸内压=肺内压(或大气压)-肺回缩力 ;内压形成的前提条件: ;肺为何能随胸廓而运动:;两种力: 肺内压 使肺扩张 肺的弹性回缩力 使肺泡回缩 胸内压 = 肺内压-肺弹性回缩力 吸气末和呼气末,气流停止, 肺内压 = 大气压 胸内压=大气压-肺弹性回缩力 若以大气压为0为标准 , 则: 胸内压=-肺弹性回缩力 ;胸内压的生理意义;二、肺通气的阻力; 呼吸运动产生的动力,在克服肺通气所遇到的阻力后,方能实现肺通气。阻力增高是临床肺通气障碍的常见原因。; 肺容积变化(△V) 肺顺应性(CL)= ─────── = 0.2L/cmH2O 跨肺压力变化(△P) ‖ 肺内压与胸膜腔内压之差; 测得的肺顺应性(L/cmH2O) 比顺应性= ——————————————————— 肺总量(L);来源: 肺的弹性阻力;根据Laplace定律: P(N/cm)=———————— 肺泡内压力(P): 与表面张力(T)成正比, 与肺泡半径(r)成反比。 ; (2)胸廓的弹性阻力 ;  ①肺充血、肺不张、表面活性物质减少、肺纤维化和感染等原因→肺弹性阻力↑(肺顺应性↓)→吸气困难。 ;(二)非弹性阻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