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1演稿教学讲义.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儿推拿1演稿教学讲义.ppt

小儿推拿 ;概 述 ;适 用 对 象;小儿推拿特点;技 术 要 领;机 理;小儿的病理特点;认为小儿虽然“稚阴稚阳”,抵抗力不足,但是“纯阳之体”生机旺盛,易趋康复。因小儿患病临床多表现为实证或虚中夹实之证,纯虚者较为少见,所以论治小儿,实证用清法,虚中带实亦多用清法。在处方取穴上,因小儿具有“脾常不足”、“肺脏娇嫩”、“肝常有余”等生理病理特点,根据木能克土,“木火刑金”之理,临床取穴常常首选平肝穴,治疗呼吸道疾病喜取平肝、清肺、清天河水、运八卦、一窝风等,治疗消化道疾病常用平肝、清胃、清天河水、清大肠、运八卦、清板门、揉外劳宫等。 ;孙重三推拿流派 1、传承:以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已故老中医孙重三为代表。孙重三20岁时拜老中医林椒圃为师,以林氏的推拿手法为基础,结合个人的临床实践,编著有《小儿推拿疗法简编》、《通俗推拿手册》等书。 2、学术特点:该流派常用的穴位有70多个,手法以按、摩、掐、揉、推、运之法最常用,搓、摇多做辅助,手法轻巧、柔和、渗透,并继承了林氏“十三大手法”——摇斗肘、打马过天河、黄蜂入洞、水底捞月、飞经走气、按弦搓摩、二龙戏珠、苍龙摆尾、猿猴摘果、擦脐及龟尾并擦七节骨、赤凤点头、凤凰展翅、按肩井等。;在取穴上,该派多用手穴加体穴, 治疗呼吸道疾病常用“四大手法”(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运耳后高骨)及二扇门、肩井、风池、肺俞、运内八卦、膻中、按弦走搓摩等;治疗消化道疾病多取推脾土、分腹阴阳、运内八卦、侧推大肠(即清大肠)、推上三关、天门入虎口、推天柱骨、足三里、摩腹、拿肚角、揉脐及龟尾、推七节骨。总之,该派治病首重“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诊病强调闻诊和望诊,取穴灵活,手穴配伍体穴,随症加减多,相辅相成。 ; 张汉臣推拿流派 1、传承: 山东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已故老中医张汉臣为代表。张汉臣17岁时拜民间艾老太太为师,著有《小儿推拿概要》一书。 2、学术特点: 该流派选用的穴位有70多个,但常用的仅10余个。手法有推、揉、运、分、捏等。在辨证上该流派注重扶正,祛邪亦不忘扶正,认为小儿“稚阴稚阳”,???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在治病过程中必须时时顾护正气。;在处方选穴上,该流派选穴配伍较多,且常首选补肾水,治疗呼吸道疾病善用小天心、一窝风、补肾、清板门、清天河水、逆运八卦、揉二马、揉小横纹(即掌小横纹穴)等,治疗消化道疾病常用补肾水、揉二马、补脾土、揉小天心、揉一窝风、逆运八卦、推四横纹、清板门、清大肠、清天河水、挤捏神阙。此外,该流派善于与现代医学结合研究小儿推拿,对治疗消化道疾病之首选穴补脾土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证明推补脾土使胃酸度有明显的增加,对胃蠕动以及对蛋白质的消化均有明显的促进。 ;小儿捏脊流派 1、传承:   北京地区已故捏积专家冯泉福为代表。冯泉福为冯氏捏积术的第四代传人,其弟子李志明根据其学术思想编著《小儿捏脊》一书,并将捏脊疗法的主治范围扩大,通治小儿诸病。 2、学术特点: 该流派手法有八种,称为“捏脊八法”,即捏、拿、推、捻、提、放、按、揉八个基本手法。捏脊手法亦分补泻,捏脊从长强穴开始至大椎穴结束为补法,反之则为泻法;若捏一遍补法接着再捏一遍泻法,补泻法交叉进行则为平补平泻法。;捏脊,因其长于治疗儿科积聚一类疾病,又称为“捏积”,故该流派对小儿积证有其独到见解,将积证分为4型,即乳积、食积、痞积和疳积,并指出捏脊疗法旨在通过捏拿患者督脉(因十二经脉隶属督脉),达到经络的良性感传,加之刺激膀胱经上有关的俞穴,恢复受损之脏腑,疏通阻滞之气血,从而使停滞之食物得以运行消化。小儿捏脊流派在北京地区影响颇大,冯泉福有“捏积冯” 之美称。; 海派儿科推拿 1、传承: 以上海地区小儿推拿名家金义成为代表。金义成对推拿发展史、历代推拿文献颇有研究,以儿科推拿见长。著有《小儿推拿》、《小儿推拿图解》、《海派儿科推拿图谱》等书。 2、学术特点: 该流派手法除了继承按、摩、掐、揉、推、运、搓、摇等传统八法外,还融入了上海地区的一指禅推拿、法推拿、内功推拿三大流派的手法,并称之为“推拿十六法”。在治法的运用上,除了传承“汗、吐、下、温、和、清、补、消”八法之外,提出了“通”法的应用,揭示推拿能使“寒热咸和”,具有“开达抑遏”、“疏通气血”、“开关利气”的功用。 ;在临证时强调“痛则通”、“不痛则不通”,根据“通则不痛、不通则痛”原理,而寻求病症异常的反应点,以痛为输,通过在痛点的治疗,达到祛除病痛的目的。在理论上,基于推拿以手法为防治病症的主要手段,加之小儿特定穴位有点、线、面之特点,且穴位和部位同用,因而提出了“穴部”的观点。此外,对于小儿推拿对象的界定,金义成根据其个人经验特别指出,小儿推拿穴位和复式操作法的应用,主要是针对6周岁以下的儿童,对3周岁以下的效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