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11作文修改讲义
璞玉迷蒙费琢磨
——高三作文讲评 作文修改
2013.11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据说,这话是大先生说出来的。我很崇拜先生,所以他的话我很愿意相信。
修改文章,第一个要思考的是:为什么要改?立意的问题?点题扣题的问题?材料使用的问题?语言表述的问题?思路推进的问题?……
第二个要思考的问题是:怎么改?文无定法,怎么改,自然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只不过,这一定是在判断出了原稿的问题之后。
俗话说,手中有粮,心里不慌。我希望每位同学在高考之前都能有几篇这样修改得比较像样的文章,形成自己的“佳作文库”。
下面几份样例,供大家评说。一是原作出了什么问题,二是修改是否妥当。愿能给大家一些收获。
第一组
作文题:话题作文,话题是“生有所息与生无所息”。
原稿:生有所息,生无所息
“生有所息,生无所息”。对于这个问题,恐怕又要牵扯到“生命的意义”这样一个永远无法得出答案的话题上来。我想,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心态其实只是理解角度的不同罢了。
提倡“生有所息”的人们大概是从微观的角度看待生命。人生在世几十年,短暂得在时间长河的坐标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无论如何也要使自己的一生过得丰满,又何必“三月不下楼”,时时把自己禁锢于工作、劳作中呢?累了便休息,休息好了再继续工作也不迟!人们常说的劳逸结合就是这个道理。
生有所息者,如东晋的陶潜。从彭泽令到归隐田园,他的人生轨迹无疑发生了重大的变数。然而,与其在官场上尔虞我诈,不如纵情于田园,从人生的过程中,从欢乐中找寻自己的价值。陶渊明的一生是丰满的,是惬意的。因为他的一个选择。他愿意生有所息地去活。事实上,他在“生有所息”中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找到归属感。于是这位大诗人满怀深情地写下了肺腑之言“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他的归隐,他的生有所息,传为千古佳话。
那么倡导“生无所息”的人定是从宏观,也就是从整个生命历程的视角看待问题。这些人“人生苦短”,他们因此产生了一种使命感,他们为人处事往往带有“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理想主义光芒,所以他们惜时如金,孜孜不倦的工作使他们的心情不那么沉重。
“生无所息”者,如法国的大文豪巴尔扎克。在他的一生中,他平均每日只睡四个小时,其余时间都在忙于写作。他的一生对于常人来讲,无疑是短暂的。然而这短暂的一生却放射出无限的光辉。他的巨作《人间喜剧》,真实地记载那个时代的法国国民的生活,相当于法国当代的一本历史的教科书。至于今日,仍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在巴尔扎克的一生中,使命感和民族的危机感充斥着他的人生。理想使得他的笔不辍地挥动着,使得他洋洋洒洒地写出了那个时代的悲哀。可以说,“生无所息”,造就了巴尔扎克,造就了那个时代的一位文学巨匠。
我们可以看到,于微观角度来看,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需要休息,但上升到宏观角度,任何休息都是为了更好地工作。进一步讲,我们的肉体可以休息,但只要你愿意,我们的灵魂就可以积极向上,永不停歇。由此可见,生有所息,生无所息之间并不矛盾,前者在于细微之处对生命的润泽,后者则在于对整个生命的指导。
生有所息,生无所息。有所息的是我们的一身皮囊,无所息的是一颗永远进取的心。
修改稿:生有所息,生无所息
“生有所息,生无所息”。面对孔老夫子留下的这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任何人都不能一言以蔽之。我想究其根源,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心态其实只是理解角度的不同罢了。
提倡“生有所息”的人们大概是从微观的角度看待生命。人生在世几十年,短暂得在时间长河的坐标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无论如何也要使自己的一生过得充实美满,又何必“三月不下楼”,时时把自己禁锢于工作、劳作中呢?爱因斯坦做科学研究之余会拉拉小提琴,比尔·盖茨在工作之余会看看书算做放松,就连著名的硬汉保尔·柯察金也曾因糟糕的身体住过疗养院……累了便休息,休息好了再继续工作也不迟!古今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这小节,乃“生有所息”是也。
那么倡导“生无所息”的人定是从宏观,也就是从整个生命历程的视角看待问题。“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这些人懂得并理解“人生苦短”的道理,他们因此产生了一种使命感,他们为人处事往往带有“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理想主义光芒,所以他们惜时如金,孜孜不倦的工作使他们的心情不那么沉重。
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经常每天只睡四个小时,其余时间都在忙于写作。“拿破仑用剑未完成的使命,我要用笔来完成!”理想促使他生无所息。他51年的生命历程跟常人比起来,可能是短暂的,然而这短暂的一生却放射出无限的光辉——《人间喜剧》永载史册。可以说,正是“生无所息”造就了巴尔扎克。
可以看到,于微观角度来看,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需要休息,但上升到宏观角度,任何休息都是为了更好地工作。进一步讲,我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2高考语文三轮冲刺考场演练11.doc
- 2012高考语文三轮冲刺考场演练1.doc
- 2012高考语文三轮冲刺考场演练12.doc
- 2012高考语文三轮冲刺考场演练13.doc
- 2012高考语文三轮冲刺考场演练14.doc
- 2012高考语文三轮冲刺考场演练18.doc
- 2012高考语文三轮冲刺考场演练17.doc
- 2012高考语文三轮冲刺考场演练19.doc
- 2012高考语文三轮冲刺考场演练2.doc
- 2012高考语文三轮冲刺考场演练20.doc
- 2013.12凤头猪肚豹尾提纲汇编.doc
- 2013.12文无定法.doc
- 2013冬季语文作文大突破:HeartheWaves.doc
- 2012高考语文阅读素材世界名著 上尉的女儿(上)〔俄〕普希金素材.doc
- 2013冬季语文作文大突破:MC小申,背叛过去的自己.doc
- 2013冬季语文作文大突破:TravelNoteinJapan(7月10日—7月17日).doc
- 2013冬季语文作文大突破:“剑”指沧海:寸石不让,寸土必争.doc
- 2013冬季语文作文大突破:“南方之强”厦门大学.doc
- 2013冬季语文作文大突破:《现代汉语词典》能不能收录英文缩略词.doc
- 2013冬季语文作文大突破:下一季离别.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