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必备】全国重点名校2015高考语文试题精选分类汇编(第三期)3. 成语(熟语)的正确应用.docVIP

【2016高考必备】全国重点名校2015高考语文试题精选分类汇编(第三期)3. 成语(熟语)的正确应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高考必备】全国重点名校2015高考语文试题精选分类汇编(第三期)3. 成语(熟语)的正确应用

【2016高考必备】 全国重点名校2015高考语文试题精选分类汇编(第三期) 3. 词语、成语(熟语)的正确应用 1. 【2015·山东淄博二模】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两会期间,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答中外记者问时严正指出,任何国家、地区都不要试图以任何冷战方式______中国。 ②黄花溪风景区设计匠心独运,一草一木、一水一瀑都极富情趣,环境_____清静,风景独秀,是一个休闲养性的好地方。 ③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文化育人意识的觉醒,更加自觉地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_______一代新人。 A.①遏止 ②幽雅 ③涵泳 B.①遏制 ②幽雅 ③涵养 C.①遏制 ②优雅 ③涵泳 D.①遏止 ②优雅 ③涵养 【答案】:B(“遏制”:制止,控制。“遏止”:阻止。“幽雅”:幽静而雅致,用于环境。“优雅”:优美雅致,优美高雅,多用于人。“涵养”:滋润养育。“涵泳”:玩味,细细体会。) 2. 【2015·山东淄博二模】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从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教育到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农业,“互联网+”的发展如火如荼,已从第三产业渗透到第一、二产业。 B.信息技术在各学科中的应用虽已成为新常态,但不可操之过急,要做到循序渐进,亦步亦趋,让技术有机融合到日常教学中。 C.从高铁、核电到“一带一路”,中国的国家战略已从讳莫如深转变为“走出去”的负责任大国战略,中国正在为疲弱的世界经济贡献力量。 D.水污染会给公众的身体与健康带来威胁,造成某些慢性病,还会给社会带来极大的损失,其危害性是不可理喻的。 【答案】:A(A项,“如火如荼”:原比喻军容之盛,现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B项,“亦步亦趋”:比喻自己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每件事都效仿或依从别人,跟着人家行事。C项,“讳莫如深”:原意为事件重大,讳而不言。后指把事情隐瞒得很紧。不合语境,应该用“韬光养晦”。D项,“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不通情理。应该用“不言而喻”。) 3. 【2015·安徽蚌埠教学质量检查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地震发生后,设置在鲁甸县龙头山中学的救灾指挥中心辐射10公里范围的几个村庄,但由于道路难行,如丸走坂,很多地方未得到及时救助。 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中国这句老话或许正是目前安倍经济学的状况,对比刚刚出台之际的举世瞩目,如今的安倍经济学正进退维谷。, C.球员们魅力四射的模特妻子或情人们演绎的时尚秀层出不穷,掀起的最新潮流热力可以融化掉南极的冰山一角,激流正涌向全世界的各个角落。 D.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十八大重要讲话精种,不孚众望,不辱使命,切实把安徽建设好,让江淮大地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 【答案】:B。解析:B项“进退维谷”,形容处境艰难,进退两难;A项“如丸走坂”,形容形势发展很快,就像斜坡上滚弹丸一样;C项“冰山一角”,比喻事物已经显露出来的一小部分。D项“不孚众望”,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韵期望。 4. 【2015·福建福州5月适应性测试】阅读下文,按要求完成文后练习。(共6分) 面对巍巍大山,风静静地吹来。在此,我获得了歇息(甲)心灵上的愉悦,精神上的回归。洪应明在《菜根谭》里说:“帘拢高敞,看青山绿水吞吐云烟,识乾冲自在;竹树扶疏,任乳燕鸣鸠送迎时序,知物我两忘。” ① 有这意思。 明月山透出一股不暗世事的 ② 和 (ménɡ)懂,不似其他许多地方,身心承载着太多太重的东西,它对每一个上山的人来说是平等的,轻松的。你可默默享受它,它也不会过多留意你的身份,于是,这里就少了前人、古人、名人、大人们的阴影,唯此,才 ③ 。 (选自冯艺《冬日在明月山中》,有改动) (1)根据拼音写汉字(1分) (2)文中有一处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1分) 改为 (3)根据文意,文中①-③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固然 清纯 敝帚自珍 B. 果然 清新 敝帚自珍 C. 果然 清纯 弥足珍贵 D. 固然 清新 弥足珍贵 (4)在文中(甲)处填入的恰当的标点符号是( )(1分) 【答案】:(1)(1分)懵 (2)(1分)“暗”改为“谙” (3)(3分)C(解析:固然: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或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果然:表示事实与所说的相符。清纯:清秀纯洁或清新纯净。清新:清爽而新鲜。敝帚自珍:比喻东西虽不好可是自己珍视。弥足珍贵:形容某样东西十分珍贵,含褒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