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0章 建筑工程防灾减灾第10章 建筑工程防灾减灾本章提要1. 概述2. 防火3. 防震4. 人防工程第10章 建筑工程防灾减灾1. 概述灾害就是指由于自然的、人为的或人与自然的原因,对人类的生存和社会发展造成损害的各种现象。通常灾害是由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所引起。自然原因有地震、风灾、洪水、海啸、山崩、泥石流、缺水等。社会原因有水质和大气污染、火灾、噪声、交通事故、坑道坍陷、地面下沉等,甚至是战争。在土木工程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应了解和预防土木工程可能受到的自然灾害和社会(人为)灾难。主要体现在:火灾、地震灾害、和人为战争等灾难建筑工程应做的工作。第10章 建筑工程防灾减灾2. 防火火灾对土木工程设施的影响是对可燃物的烧尽和所用工程材料强度、工程结构承载能力的影响。防火是防止火灾发生和蔓延所采取的措施,主要内容有:1)组织措施,包括专职消防部门和队伍、防火检查和防火演习。2)防御性防火,包括报警、灭火设施和救人及自救措施;3)预防性防火,包括两个方面工程防火和管理防火。第10章 建筑工程防灾减灾2. 防火2.1 建筑物的类别和防火等级建筑物的类别从防火、耐久年限、重要性等不同角度划分的建筑物级别。耐火等级标准是依据房屋主要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确定的。a. 燃烧性能燃烧性能指组成建筑物主要构件在明火或高温作用下,燃烧与否,以及燃烧的难易。按燃烧性能建筑构件分为非燃烧体、难燃烧体和燃烧体。非燃烧体是用非燃烧体材料制成的构件。非燃烧材料是指在空气中受到火烧或高温作用时不起火、不微燃、不炭化的材料。难燃烧体是用难燃烧材料制成的构件,或用带有非燃烧材料保护层的燃烧材料制成的构件。难燃烧体材料指在空气中受到火烧或高温作用时难起火、难微燃、难炭化,当火源移走后燃烧或微燃立即停止的材料。燃烧体是用燃烧材料制成的构件。燃烧材料是指在空气中受到火烧或高温作用时,立即能起火燃烧或微燃,且火源移走后仍继续燃烧或微燃的材料。第10章 建筑工程防灾减灾2. 防火2.1 建筑物的类别和防火等级b. 耐火极限耐火极限指建筑构件遇火后能支持的时间。任一建筑构件进行耐火试验,从受到火的作用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时为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h)表示。失去支持能力指构件自身解体或跨塌,将导致房屋倒塌。完整性被破坏指楼板、隔墙等具有分隔作用的构件,出现穿透裂缝或较大的孔隙。此时火焰会透过裂缝或空隙使火势蔓延。失去隔火作用指具有分隔作用的构件,背火面平均温升到达140℃;或背火面任意一点温升到达180;或背火面任一点的温度到达220℃。此时靠近背火面的构件将开始燃烧、微燃或炭化。第10章 建筑工程防灾减灾2. 防火2.1 建筑物的类别和防火等级c. 建筑物耐火等级划分建筑物耐火等级的方法,一般是以楼板为基准。然后再按构件在结构安全上所处的地位,分级选定适宜的耐火极限。构件名称耐火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h)承重墙和楼梯间的墙非燃烧体3.00非燃烧体2.50非燃烧体2.50难燃烧体0.50支承多层的柱非燃烧体3.00非燃烧体2.50非燃烧体2.50难燃烧体0.50支承单层的柱非燃烧体2.50非燃烧体2.00非燃烧体2.00燃烧体梁非燃烧体2.00非燃烧体1.50非燃烧体1.00难燃烧体0.50楼板非燃烧体1.50非燃烧体1.00非燃烧体0.50难燃烧体0.25吊顶(包括吊顶搁栅)非燃烧体0.25非燃烧体0.25非燃烧体0.25燃烧体屋顶的承重构件难燃烧体1.50非燃烧体0.50燃烧体燃烧体疏散楼梯非燃烧体1.50非燃烧体1.00非燃烧体1.00燃烧体框架填充墙非燃烧体1.00非燃烧体0.50非燃烧体0.50难燃烧体1.00隔墙非燃烧体1.00非燃烧体0.50难燃烧体0.50非燃烧体1.00防火墙非燃烧体4.00非燃烧体4.00非燃烧体4.00非燃烧体4.00第10章 建筑工程防灾减灾2. 防火2.2 安全疏散距离a.保证安全疏散的基本条件1)限制使用严重影响疏散的建筑材料2)保证安全的避难场所3)保证安全的疏散通道4)布置合理的安全疏散路线 b.合理设置安全疏散设施安全出口主要有疏散楼梯、消防电梯、疏散门、疏散走道、避难层、避难间等。 1)安全出口的设置原则:① 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② 剧院、电影院、礼堂、观众厅的每个安全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按250人计,则安全出口的总数目根据该类建筑容纳的总人数确定。③ 体育馆观众厅的每个安全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按400~700人计。④ 安全出口宜靠近防火分区的两端设置,并靠近电梯间设置,出口标志明显,易于寻找,安全出口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第10章 建筑工程防灾减灾2. 防火2.2 安全疏散距离b.合理设置安全疏散设施2)疏散楼梯是供人员在火灾紧急情况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