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同性别其身体意象差异性之探讨
屏東教大第 14 期 不同性別其身體意象差異性之探討
不同性別其身體意象差異性之探討
楊嘉惠 林耀豐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摘要
身體意象(body image)是個人對自己身體特徵的主觀判斷,受到心理及生理層面的影
響,而社會文化之個人背景因素亦造成身體意象的認知差異。由於媒體的過度渲染,造
成「瘦即是美」的觀念深植人心,身體意象的觀念對男女性皆有影響,但其中確有程度
上的不同。本文旨在探討不同性別對其身體意象的差異性 ,透過文獻分析法將所蒐集有
關身體意象與性別之資料加以歸納分析,並從中探討身體意象的定義及身體意象的特質
與特性 。研究結果發現,在身體意象上,女性 比男性更關注外表及體重,但女性的身體
滿意度及外表滿意度卻低於男性,男性比女性有較正向的身體意象。同時, 亦有不同的
論點 提出 ,由於時代的潮流 趨勢,男性對身體意象日漸重視,不滿意自己身體意象的男
性有日漸增加的傾向 。
關鍵詞:身體意象、性別差異性
通訊作者:林耀豐 ,屏東市民生路 4- 18號
TEL :0922849856
E-mail :lyf@mail.npue.edu.tw
162
屏東教大第 14 期 不同性別其身體意象差異性之探討
壹、前言
「帥哥」與「美女」是國人較常用來形容「外表」的習慣用語,為了讓人保有良好的第
一印象,許多人會在自己的外表下功夫。除了穿著打扮外,大部分的人最重視的還是自己的
身材,流行時尚常會影響人們的審美觀。直到2006 年,一名巴西女模由於過瘦在伸展台上暴
斃死亡,2007 年又有一名模特兒,180 公分的身高,瘦到只剩下30 公斤,骨質空洞,注定一
輩子都得待在輪椅上渡過。為了反制這股歪風,馬德里和倫敦時裝週宣布禁止紙片人走秀。
即便如此,這種「瘦即是美」的觀念早已深植人心 許多愛美的人為了達到體型纖細的目的,,
以不恰當的方式減肥,造成許多 生理、心理上不可抹滅的傷害。
眾 多研究指出,女性 對於自己的身體意象多半抱持著負面的情感,且比男性更在意自己
的身體意象,也更容易因為社會中種種有形無形的價值規範、訴諸媒體加強催眠的結果, 女
性對自己的身體意象感到不滿,視苗條為最具吸引力的標準(鍾霓,2004 ;Frederick, 1993 )。
另外,近年來 ,在強調男子氣概的風潮帶領下,擁有強健的肌肉才能展現男 性魅力,對許多
在意自己身體意象的男性亦造成了不小的困擾 (Botta, 2003 )。影響個體身體意象的因素有很
多,如:性別、身體質量指數、性別角色特質、年齡、電視媒體等(尤嫣嫣,2002 ),本文透
過文獻分析方式探討何謂身體意象?且男性與女性對於身體意象又有什麼顯著的差異性?
貳、身體意象
一、身體意象的定義
身體意象一詞,最早是由德國人 Schilder (1935) 以心理和社會角度提出身體意象的概
念 ,他認為身體意象是個人心中對自己身體所形成的影像,由感覺神經系統、心理層面及社
會層面三者互動所形成,是一種調適、動態的過程。 Pruzin 與 Cash (1990)認為身體意象應
包含兩個層面:認知層面以及情緒層面。所謂的認知層面包含對自己身體的知覺以及身體上
的經驗;情緒層面是個體對自己身體外觀及機能上所產生滿意與否的感覺。 Slade (1994) 更
進一步地賦予身體意象完整的意義,他認為身體意象包含態度與知覺兩個部份,態度亦可稱
為身體概念 (body concept) ,是個體對自己身體的感覺及態度,屬於態度、認知、情感的部
份;知覺則是個體評估自己體型的準確度,屬於知覺的判斷。由此可知,各領域的專家學者
163
屏東教大第 14 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