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欧美的经济发展英国.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十九世纪欧美的经济发展英国

西方勢力的興盛 19世紀歐陸與美國的經濟發展 法國:7月與2月革命的背景與影響 義大利與德國的統一 南北戰爭的背景與影響 新帝國主義 工業革命造成的變化 十九世紀歐美的經濟發展 英國:第一工業大國至19世紀末 歐陸與美國:急起直追,對英國產生威脅→第一個工業革命的國家:比利時 十九世紀的法國經濟發展 18世紀中:開始發展工業 19世紀初:革命→停滯 19世紀中:工業革命迅速展開 (一)成就:1889年,艾菲爾鐵塔 (二)阻礙:交通運輸系統不良 第二次工業革命(19世紀中) 特徵: (一)科學家參與工業的發展,如:德國 (二)工業產品的大量生產,如:美國 指標產業:煉銅業與化學工業 動力:煤、蒸汽(發電機)、石油(內燃機)、飛機等 代表:德、美、日等國 十九世紀日耳曼的經濟發展 早期限制:政治不統一與傳統勢力大 19世紀初:積極推動 (一)主導國:普魯士 (二)成果: 19世紀中,煤鐵業進步 20世紀初:排名第二的工業國 十九世紀美國的經濟發展 工業發展:歐陸外第一個工業化國家 工業產業:造船、練鐵、機器製造、紡織等產業 發展方向:東→西 地位:19世紀末第一大工業國 十九世紀時的社會經濟學說 自由主義經濟學說: (一)主張:自由放任、自由貿易 (二)代表:亞當斯密的《國富論》 民族主義的經濟學說: (一)主張:保護本國產業 (二)代表:李士特 十九世紀時的社會經濟學說 社會主義的經濟學說: (一)主張:資源公有,以理想或暴力解決社會壓迫問題 (二)代表: 烏托邦社會主義:人性本善,改革制度即可,英國歐文、法國聖西門、傅立葉 馬克斯共產主義:激烈手段 資本主義盛行時,反資本主義的力量開始壯大 十九世紀歐洲的政治改革運動 維也納會議 法國兩次改革:流血革命 英國的改革:漸進而溫和 維也納會議 召開原因:重整歐洲秩序 時間:1814~1815年 主導者:梅特涅 會議原則—維護歐洲勢力均衡 (一)正統:政權交還合法君主 (二)補償:無法復原之地,給予補償 荷蘭:奧屬尼德蘭 奧國:義大利北部 維也納會議 維持方式: (一)各國均有義務:神聖同盟 (二)制裁力量:四國同盟(1815,俄、英、普、奧) 成果:「梅特涅體系」維持歐陸40年和平 影響:保守主義V.S.自由主義 (一)中南美洲獨立與門羅宣言 (二)希臘獨立 革命風潮 民主訴求為大眾需求,大眾的知識與經濟能力增加 貴族想保持特權 1830年七月革命 背景:波旁王朝查理十世 專制保守,引起人民不滿 導火線:1830年公布限制自由與選舉權的詔令,引起暴動 結果:路易腓力成立七月王朝 影響:歐洲各地革命風潮,大多數被鎮壓,僅比利時成功(宗教、語言、經濟發展上的不同,加上政權分配不均) 七月王朝(1830~1848年) 君主:路易腓力 立場:中產階級 施政: (一)局部民主化←下層人士挑戰 (二)經濟:自由放任→工商業發展→勞工生活困苦 (三)宗教:中立 (四)對外關係:殖民阿爾及利亞 1848年的二月革命 革命背景:七月王朝 (一)外交:擴張失利(埃及) (二)內政 勞工罷工→激進左派思想興起 1846年起的農業歉收→民怨 導火線:拒絕放寬選舉權 (趕快發財就有選舉權) 1848年的二月革命 經過:左派+自由主義者示威→暴動 結果 (一)七月王朝被推翻 (二)臨時政府→第二共和 (路易拿破崙當選總統) 影響 (一)梅特涅體制被推翻 (二)勞工大眾爭取政權→ 革命成為時勢所趨 第二共和(1848~1852年) 選舉方式:成男普選 總統:路易拿破崙 主要施政: (一)發展工商業,嘉惠中產階級 (二)制定有關勞工法令 結束:公民投票廢除共和,改為帝制 第二帝國(1852~1870年) 君主:路易拿破崙,拿破崙三世 對內施政: (一)發展工商業 (二)推行社會保險措施:保障下層勞工 第二帝國(1852~1870年) 對外政策: (一)克里米亞戰爭:1854~1856 (二)擴張非洲阿爾及利亞殖民地 (三)亞洲: 英法聯軍(1857、1860) 發展在中南半島的勢力(越南) (四)南太平洋(大溪地) (五)普法戰爭:1870年 結果:拿破崙三世被俘虜,第二帝國結束 第三共和(1870~1940年) 建立者:共和派人士 主要發展:發展經濟、改革開放、帝國擴張 (一)與德意志帝國議和,割讓亞爾薩斯與洛林 (二)1871年,左派激進人士建立「巴黎公社」(世界史社會主義運動的開端) 英國的改革 特點:高度理性 改革背景: 英國的改革: 國會議員選舉方式不民主 英國的改革 改革步驟: 英國的改革 英國的改革 社會改革 英國的改革 維多利亞時代(1837~1901年) * 工業革命 國家 經濟 國力軍力強大 內政 外交 民主化改革與革命 國家認同 帝國主義與殖民侵略 東方 西方 工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