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刻板教学法到刻板教学模式智障儿童数学教学之我谈.DOC

从刻板教学法到刻板教学模式智障儿童数学教学之我谈.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刻板教学法到刻板教学模式智障儿童数学教学之我谈

题目:智障儿童数学教学方法——刻版教学法的提出 作者:蒋冬梅 职务:教师 职称:二级教师 单位:通州区培智学校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运河西大街6号 邮编:101100 联系方式内容摘要: 通过智障儿童数学教学实践,发现有效的教学方法——刻版教学法。进而研究适合刻版教学法的人群范围、数学知识类型以及教学原则和特点。为智障儿童数学教学、普通小学低年级教学、幼儿园的教学提供了有效支持。 关键词: 智障儿童 数学教学 刻版教学法 智障儿童数学教学方法——刻版教学法的提出 通州区培智学校 蒋冬梅 问题的提出 智力障碍又称智力缺陷,一般指的是由于大脑受到器质性的损害或是由于脑发育不完全从而造成认识活动的持续障碍以及整个心理活动的障碍。经典条件反射?(又称巴甫洛夫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刺激和另一个带有奖赏或惩罚的无条件刺激多次联结,可使个体学会在单独呈现该一刺激时,也能引发类似无条件反应的条件反应。 经典条件反射最著名的例子是巴甫洛夫的狗的唾液条件反射。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说:“观察是得到知识的一个首要步骤。”将文字、图像雕刻在平整的木板上,再在版面上刷上油墨,然后在其上覆上纸张,用干净的刷子轻轻地刷过,使印版上的图文清晰地转印到纸张上的工艺方法。的爱因斯但曾经说过:“我思考问题时,不是用语言进行思考,而是用活动的跳跃的形象进行思考。当这种思考完成以后,我要花很大力气把他们转换成语言。” 固定姿势 理解 理解 理解 固定语言 固定位置 …… 记忆 记忆 记忆 完整知识链接 通过固定位置、固定颜色、固定姿势、固定语言等促进智障儿童形成拍照式视觉记忆、录音式听觉记忆。刻版教学法帮助能够理解微小知识点的学生在连续的观察中逐步理解完整知识点,逐步抽象,最终使一个个“刻版”过的知识点形成条件反射链接,从而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帮助不能理解的学生工具性地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它使智障儿童在头脑中像播放电影一样,把知识的推导过程完整地播放出来,从而达到再理解、内化应用的目的。 (三)、刻版教学法在智障儿童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我对刻版教学法适用的人群范围、知识类型进行了教学实践,教学对象近200名特殊儿童。他们中,有苯丙酮尿症儿童、唐氏综合症儿童、孤独症儿童以及脑瘫儿童、多重残疾儿童等,智商水平包括轻度、中度和重度。 1.适用于刻版教学法的人群范围与知识类型。 (1)、适用的数学知识类型 对三——七年级学生进行数学教学的内容包括空间与图形、计算、应用题和常用量的认识。三到五年级没有讲授应用题,六、七年级涉及到了这四个板块的内容。 例举刻版教学步骤与实效如下表: (表一) 教学内容 实施前 情况 “刻版”环节 刻 版点 诠释 掌握情况或人数 5以内的减法计算 (三年级) 所有的学生能按顺序背出算式及得数,不能随机计算。 看动画——理解算式 固定图片 、 动作 一个算式对应一组图片,重点让学生理解计算过程,减轻观察负担。这是第一个刻版。 95% 看动作联想动画和算式 同一动作,联想相应图片。这是第二个刻板 87% 3、看算式联想课件 完成计算 72% 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 (四年级) 学习过图形特点,但100%的学生不能区分长方形与正方形 出示: 教学语言:它是长(动作:两手向两边平摊,表是长)方形(两手同时拐90度角向下移动)。 观察:转换角度,验证 出示: 教学语言:它是方方正正的。 观察:转换角度,验证 固定语言 、 动作 固定不变的语言、动作给学生提示,使他们将长、正方形的特征刻在头脑中。 在后续练习中,即使教师不出现任何语言、动作,学生也可以在看到图形时进行条件反射,回忆教师语言动作,做出判断 100% 米和千米的认识——填写长度单位 (五年级) 没学过该概念 教学语言: “米”用来量腰以上,能看见头儿的东西;“千米”用来量看不见头儿的东西。(举例:向上、向下、向前延伸的很长的量) 固定语言 简单、形象的语言为学生将抽象的量刻在头脑中。使学生能够有一把标尺去衡量物体应用什么单位去测量。 64% 应用题 (六、七年级) 学习过,但85%不能正确列式、计算 板书:来 + 动作:右手拿一个苹果 向拿着一个苹果 的左手移动 语言:越来越多 固定动作 、 语言 、 实物 、 板书 用固定的动作、语言、实物、板书帮助学生形成录像式记忆,简单理解“越来越多”与“+”的关系;“越来越少”与“-”的关系,为简单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