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结构功能论
社會問題理論TheoriesorPerspectives 社會問題的理論(Perspectives)(Parrillo等人) 1.功能論(結構功能論) 2.衝突論 3.互動論 (象徵互動論,symbolic interactionism ) 4.女性主義論 5.後現代主義論 社會問題的理論(Weinberg and Rubington) 社會病理論(social pathology) 社會解組論(social disorganization) 價值衝突論(value conflict) 偏差行為論(deviant behavior) 標籤論(Labelling) 批判論(critical) 社會建構論(social constructionism) 理論歸類 結構功能論 社會解組 偏差行為 象徵互動論 標籤論 社會建構論 偏差行為 衝突論 價值衝突 批判論 結構功能論(功能論) 社會是信仰和傳統行為方式的結構,包括 價值觀(values),如競爭、誠實、成功… 身份地位(status positions),如職業、階級結構、性別角色) 制度(institutions),如家庭、教育、宗教、經濟和 統治方式) 功能論者主張社會結構的協調運作是維持社會秩序和社會整體運作的基礎。也就是每一個社會結構都對社會整體正常運作有積極的功能。如果社會結構的某個部分產生了變化,它的功能和其他部分的功能失去了均衡,或是彼此不能再協調運作,就會發生問題。 顯性功能(manifest functions):一個結構或制度常常具有社會所意圖的功能 潛在功能(latent functions):一個結構或制度有非意圖的影響。 反功能(dysfunction):一個結構或制度對社會產生負面的影響。 這三種功能都和社會問題的產生或存在有關。 衝突論 衝突論者主要的觀點在於不同的人群會為取得生存所需的資源而有競爭的現象。在佔優勢的資產階級掌權主導下,使得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間的衝突或不平等關係成為穩定的制度。階級間不平等的關係乃是社會問題的根源,尤其當資產階級強力鞏固其既得利益時,就會引發嚴重的社會問題。 馬克思理論還提出另外一個重要的概念「異化」(alienation),可以解釋社會問題之所以會產生。馬克思強調工作對人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為人將想像力和創造力溶入工作。然而資本主義使無產階級不再能擁有生產工具,人們工作只成了資本主義謀利的工具,在工業化影響下,人們只成了單調的生產過程的一部分,甚至有點像是機器的一部分,人們的想像力和創造了消失了。人們失去了控制他們生命的力量,人們感到失落迷惘,覺得生命沒有了意義。這是人類社會的悲劇,也就是社會問題層出不窮的根本原因。 互動論 象徵互動論者強調人是經由人際互動而建構出意義。人是主動的行動者,社會秩序是人們隨時在生活中與他人互動而協調產生的。個人自我概念的形成也來自與其他人的互動建構而成。每個人的角色身份並不是結構所完全決定的,而是人們互動,相互協商而產生的。有許多社會問題其實也就是社會建構而成的。也就說社會問題是否客觀存在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於人們 主觀的認定。在很多時候,因為有多數人認定某個現象是社會問題,那就是社會問題,甚至也另外一些人認為那不是社會問題,是很正常的現象。 (吸食大麻,同性戀) Entrepreneur of meaning deal in reality construction Moral entrepreneur takes an interest in creating or enforcing definitions of deviance Labeling theory Earl Rubington and Martin S. Weinberg The study of social problems Five Perspectives 1971 Six Perspectives 1989 Seven Perspectives 2003 社會問題導論 : 五種理論觀點 陳慧娟譯 台北市 : 巨流, [1988] 社會病理學觀點 定義 社會問題就是違背了道德期望(moral expectation) 不健全的人(defective),無法予以教導 依賴者(dependent),無法接受指示 罪犯(delinquent),拒絕接受教導 原因 最大的原因就是社會化過程的失敗。 條件 早期強調天生具有缺陷,個人的不道德。 後期認為社會環境也是一個條件,社會的不道德。 後果 早期認為社會會付出代價,但最健康者最終必然會存活。 後期則認為社會病態是一種整體性、會傳染散布,並且使整個人類失去人性。 解決之道 優生學解決遺傳的問題 利用中產階級的道德來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至2030年中国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市场运行现状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docx
- Unit 2 What do you like about your family Period 1 Ready Go & Sound 教学设计 沪教版(2025)二年级英语上册.docx VIP
- 食品添加剂 甲醇钠标准2023年.docx VIP
- 高一语文上学期《乡土中国》-差序格局教学课件.pptx VIP
- 企业安全生产检查标准化表格.doc VIP
- 中成药的临床合理应用试卷含答案.docx
- 《HIV病毒与艾滋病》课件.ppt VIP
- 第二单元第1课《因地制宜》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NYT2148-2012.pdf VIP
- 世界少年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国区)选拔赛省级选拔模拟卷(三)三年级试题(含解析)2025年5月夏季.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