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冰碛就地堆积冰河地形与人类生活
第一節 火山地形 火山作用(內營力)形成火山地形 火山作用爆發力驚人,可在短時間內形成火山錐或熔岩平原等地形 火山作用 地球內部的岩漿和水氣,沿地殼薄弱處侵入岩層或噴出地表的活動 火山作用與板塊運動關係密切→火山帶分布與地震帶一致 火山作用-岩漿侵入地殼、噴出地表 全球板塊、地震、火山分布-板塊聚合或張裂→地震、火山 火山地形-依噴發形式分 一、寧靜式噴發: 基性熔岩-黏度小→流動性大→熔岩堆積 二、猛烈式噴發: 酸性熔岩-黏度大→流動性小→熔岩+岩石碎屑堆積 寧靜式噴發-盾狀火山、熔岩台地 猛烈式噴發-錐狀火山→火山口→火口湖 火山爆發可能造成很大的危害-西元79年義大利維蘇威火山爆發,火山灰及熔岩毀滅了山下的龐貝古城 火山資源 肥沃的火山灰土壤→宜農業-印尼爪哇島 地熱→提供暖氣、溫室-冰島、紐西蘭 溫泉→觀光資源-臺灣 礦產-硫磺-大屯山 第二節 岩溶地形 溶蝕作用 水+二氧化碳→碳酸 CaCO3+H2O+CO2→Ca(HCO3)2 (碳酸氫鈣,溶於水) Ca(HCO3)2→CaCO3+H2O+CO2 (還原為碳酸鈣) 氣候濕潤多雨+石灰岩層節理發達+地下水面低+地形起伏小.. →有利於溶蝕作用進行 喀斯特(karst)地形 石灰岩地形又稱喀斯特地形。十九世紀末南斯拉夫學者於克羅埃西亞喀斯特高原,對此種特殊地形進行系統性研究,因而得名。 喀斯特地形土壤貧瘠、地表水源缺乏,農業環境惡劣。 地表岩溶地形-侵蝕為主 岩溝-長條形 滲穴-形似漏斗 溶蝕盆地(窪盆)-底部寬平→重要農業精華區 錐丘、殘丘-溶蝕盆緣殘留岩體 洞穴的岩溶地形-堆積作用為主 鐘乳石-由洞頂向下 石筍-由地面向上 石柱-鐘乳石連結石筍 →常發現遠古人類遺跡、成為觀光風景區 第三節 風成地形 風力作用 吹蝕-風將地表砂石吹揚 磨蝕-沙粒撞擊岩石表面 搬運-懸浮、跳躍、滾動 堆積-當風力受阻、風速減弱,沙粒開始堆積 風蝕地形-礫漠 礫漠-撒哈拉沙漠、蒙古戈壁 風蝕地形-岩漠-澳洲艾爾斯岩 風積地形-沙丘 風積地形-砂質沙漠 臺灣的海岸沙丘-屏東滿州鄉九棚村 風積地形-黃土原 源地:乾燥區和冰緣區 黃土原:頂部平坦、邊緣坡陡多溝谷 黃土 顆粒細小 質地疏鬆 透水性強 →溝壑遍布 富礦物鹽類 →利農業發展 具垂直壁立性 →窰洞景觀 第四節 冰河地形 全球陸地面積10%為冰河覆蓋 冰河進退→塑造冰河地形 →引發海平面升降 冰河的形成 大陸冰河-南極大陸、格陵蘭島 山岳冰河-喜馬拉雅山、阿爾卑斯山、落磯山 冰河作用-冰蝕 冰河雖然移動緩慢,但巨大的重量和體積,能將地面刻蝕成寬闊的谷地和各種冰蝕地形 冰河底部夾帶的岩塊,也會磨蝕岩床 冰蝕地形-冰河作用前 冰蝕地形-冰河發展中 冰蝕地形-冰河發展中 角峰-阿爾卑斯山馬特杭峰 冰斗-山岳冰河的源頭 冰蝕地形-冰河消融後 U型谷(冰河槽) 峽灣 冰河谷伸展至海岸,冰河消融後,海平面上升,海水入侵而形成 挪威峽灣 寬廣的冰河谷→兩地的交通孔道-瑞士 冰積地形 冰積地形 冰河地形與人類生活 冰蝕湖-發展航運、水電、觀光 →北美五大湖、斯堪的那維亞半島 冰磧平原-土壤貧瘠、地形崎嶇→農業發展條件差 →但促進了北美五大湖區的酪農業發展 冰河外洗平原的風化物,經風力搬運堆積,成為利於農業發展的黃土 →德國、波蘭中部台地 第五節 地形辨識-從等高線地形圖上辨識地形 等高線地形圖判讀--山峰、山脊 等高線圖判讀地形-河谷 等高線地形圖-河階 等高線圖判讀地形-海岸地形 圖片來自:/sgao/g100/plots 圖片來自:/remote.sensing.contest/ (左);http://www.exodus.co.uk/picfiles/vaa02ha.html(右上) ;/driving/uluru.htm (右中);http://australienbilder.de/serien/seiten/centre6.htm(右下) 圖片來源:Google earth 圖片來源:從空中看地球(明信片),楊亞祖貝童攝影,民聲文化,2003 圖片來源:俯瞰中國,頁77,錦繡文化 圖片來源:環境的人間—地理A,日本:東京書籍 圖片來自:/vision/earth/features/bmng_gallery_3.html ;/vision/earth/features/bmng_gallery_5.html 圖片來源:Strahler, physical geography 3e, 頁581, wiley 圖片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室外给水排水管道及设施安装-08SS523 建筑小区塑料排水检查井.pdf VIP
- ihi trx寿力离心空压机操作手册使用说明书.pdf
- 2024全新婴幼儿喂养ppt课件.pptx VIP
- 开幕式活动方案.docx VIP
- 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护理及预防.doc VIP
-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教学计划.docx VIP
- 中职《新时代劳动教育教程》课程标准.docx VIP
- 中国传媒大学-实用播音教程-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一)-课件.pptx VIP
- 人教版2025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用“芯”解读青藏高原的时光变迁——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课件.pptx VIP
- 密闭式吸痰操作规范.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