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万有引力在天文学上的应用(共14张)
一、阅读教材P49-50,回答以下问题 二、行星绕恒星运动或卫星绕行星运动物理模型的建立 三、中心天体的质量M与环绕天体的线速度V的关系 四、中心天体的质量M与环绕天体的角速度的关系 五、中心天体的质量M与环绕天体的周期T的关系 六、总结 合作电话:010 客服电话:0106/7 传 真:010合作电话:010 客服电话:0106/7 传 真:010合作电话:010 客服电话:0106/7 传 真:010合作电话:010 客服电话:0106/7 传 真:010合作电话:010 客服电话:0106/7 传 真:0102013/4/7 3、万有引力在天文学上的应用 1.哪位物理学家根据万有引力定理预言哈雷彗星1758年回归,是谁修正了他的预言并得到了证实? 哈雷 克雷洛 海王星是亚当斯和勒维同时预言的,伽勒耶证实。冥王星是汤姆博夫发现的。 3.课本上计算地球质量的原理是什么?计算太阳质量的原理又是什么? 2.海王星是怎样发现的?冥王星是谁发现的? 地球质量是利用重力等于万有引力求得的,太阳质量是利用地球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求得的。 1.将行星(或卫星)的运动看成是匀速圆周运动. 2.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F引=F向. M r m v2 Mm r2 G r =m =m?2r =m 4?2 T2 r =mg 以上四个等式是等价 3.行星(或卫星)加速度随半径的增大而减小 1.求中心天体的质量M 2.求环绕天体的线速度V 卫星线速度随半径的增加而减小 3.求环绕天体的轨道半径r 1.求中心天体的质量M 2.求环绕天体的角速度 卫星角速度随半径的增加而减小 3.求环绕天体的轨道半径r 1.求中心天体的质量M 2.求环绕天体的周期T 卫星的周期随半径的增加而增大 3.求环绕天体的轨道半径r 1.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 2.求中心天体质量M或环绕天体轨道半径的方法 3.求环绕天体T、ω、v的方法 4. 环绕天体的T、ω、v的变化规律 ①、g、R法;②、T、r法; ③、v、r法; ④、ω、r法 ①、g、r法;②、M、r法 当卫星轨道半径增大时,ω、v、a减小,T增大。 1、地球及其三颗卫星A、B、C轨道如图所示,比较 A、线速度:VA VB VC B、角速度:ωA ωB ωC C、向心加速度:aA aB aC D、周期:TA TB TC 地 . . . A B C > = = > = > = < 例1: 【例2】把地球绕太阳公转看作是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约为1.5×1011km,已知引力常量G=6.67×10-11 N·m2/kg2,则可估算出太阳的质量约为 kg。 【解】地球绕太阳运转周期:T=365×24×60×60=3.15×107s 地球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 【提示】解题时经常需要引用一些常数,如地球自转周期、月球公转周期等。应注意挖掘使用。 【例题3】据美联社2002年10月7日报道,天文学家在太阳系的9大行星之外,又发现了一颗比地球小得多的新行星,而且还测得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约为288年。若把它和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都看作圆,问它与太阳的距离约是地球与太阳距离的多少倍? 【答案】44倍 例题4: 已知地球半径是R=6400千米,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9.8米/秒2,求人造卫星绕地球运行的最小周期. 1.41小时 例题5: 甲、乙两颗人造地球卫星在同一轨道平面上的不同高度处同向运动(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甲距地面的高度为地球半径的0.5倍,乙距地面的高度为地球半径的5倍,两卫星的某一时刻正好位于地球表面某点的正上空.求: (1)两卫星运行的线速度之比?(2)乙卫星至少要经过多少周期,两卫星间的距离才会达到最大? (1)2:1 (2)1/14 中子星是恒星演化过程的一种可能结果,它的密度很大。现有一中子星,观测到它的自转周期为T=1/30s。问该中子星的最小密度应是多少才能维持该星的稳定,不致因自转而瓦解。计算时星体可视为均匀球体。(引力常数G=6.67×10-11N ·m2/kg2) 1.27×1014kg/m3 例题6: 例7 如图所示,发射地球同步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2018学年粤教版必修2 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 课件(共36张).ppt
-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1)第一章同步教学课件1.2 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 (共29张PPT).pptx
-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第一章同步教学课件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共15张PPT).pptx
-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1)第一章同步教学课件1.8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共35张PPT).pptx
- 2017-2018学年粤教版必修2 第一章第五节斜抛运动 课件(31张).ppt
- 2017-2018学年粤教版必修2 第三章第一节万有引力定律 课件(41张).ppt
- 2017-2018学年粤教版必修2 第二章第二节向心力 课件(41张).ppt
- 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二 5.7生活中的圆周运动(共24张PPT).ppt
- 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二7.6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共28张PPT).ppt
- 2017-2018学年粤教版必修2 第二章第一节匀速圆周运动 课件(30张).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