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题画诗中咏菊的文学寓意与抒情传统变革.PDF

宋代题画诗中咏菊的文学寓意与抒情传统变革.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宋代题画诗中咏菊的文学寓意与抒情传统变革

《汉学研究学刊》第八卷(2017),页87-106 Journal of Sinological Studies , Vol. 8 (2017), pp. 87-106 宋代题画诗中“咏菊”的文学寓意与 抒情传统变革 潘筱蒨 马来西亚拉曼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 内容摘要: “菊花”在古代诗画中被列为四君子之一,“君子” 即表征着“比德”的文化内涵。宋代题画诗中的“咏菊”具 有文学寓意,因文学的隐喻逐渐融入绘画的传统。宋代书写 题画诗有两类诗人,一类为纯写诗的诗人,另一类则是诗画 兼擅的诗人。由此诗人将“菊花”于文学传统中的寓意融入 画中,导致诗画一体的审美理念,恰如画中之菊自有傲骨之 形态美。这在题画诗的发展中无疑是题画诗传统抒情性的变 革,即画中之意走向文学化的特色。“菊花”在文学中具有 媚世傲骨、超然脱俗、高洁独立、归田隐逸的文化内涵。这 些都体现在宋代题画诗中,与此同时宋代题画诗中的“咏 菊”也出现了新的文化内涵与文学寓意,如爱国情感。这亦 有别于宋前题画诗“咏菊”的抒情传统。 关键词: 题画诗,咏菊,文学寓意,抒情传统,变革 87 《汉学研究学刊》第八卷(2017) Journal of Sinological Studies , Vol. 8 (2017) 前言 “菊花”意象向来在古代文学中具有其典型的文化意 涵。在宋代,文学传统逐渐投入绘画传统,并且以文学的隐 喻、象征、用典、拟代等策略,为绘画建立更趋近文学的表 1 达途径。 因此,“菊花”意象在文学中的隐喻逐渐深入在 题画诗里。这也是由于北宋中期至末期之间盛行诗画一律的 审美观念所致。作为独立的画科,花鸟画的发展乃后于山水 画和人物画,花鸟画至唐代才成为独立的画科,到两宋取得 繁荣的发展。题画诗中的“咏菊”在唐宋时代才开始出现。 从历代题画诗的审美传统而言,题画诗的内涵有寄托性、写 意性与抒情性。唐代至宋代题画诗的审美传统即有“写真” 与“写意”两种,就如钱钟书所言: 唐诗、宋诗,亦非仅朝代之别,乃体格性分之殊。 天下有两种人,斯分两种诗。唐诗多以风神情韵擅长, 2 宋诗多以筋骨肌理见胜。 根据刘继才的说法,题画诗内容大约分四个方面:一描 绘田园、山水,多方面表现自然美,为诗情与画意的结合, 此类题画诗形式美胜于其内容;二揭露统治者的罪恶,关心 1 衣若芬:《观看、叙述、审美——唐宋题画文学论集》,台北:中央研 究院,2005 ,第19页。 2 钱钟书:《谈艺录》,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 第3页。 8888 潘筱蒨,《宋代题画诗中“咏菊”的文学寓意与抒情传统变革》 人民疾苦;三表达民族意识,抒发爱国之情;四由画生感, 3 阐述艺术理论。从这四个方面内容分析,可知诗人已运用 题画诗的形式表达内心对时代与社会的看法,即保留了“诗 言志”的文学审美传统。此内容之题画诗多为身份为诗人角 度出发,而画者角度则为次。宋代题画诗的创作亦是如此状 态。宋代书写题画诗有两类诗人,一类为纯写诗的诗人,他 们不会画画,但与画家有交游,熟悉画艺,精于鉴赏,代表 诗人为黄庭坚、王安石、范成大等。另一类则是诗画兼擅的 诗人,代表诗人为苏轼、米芾、赵佶等。他们都同样具有文 学的修养,因此在题画诗的创作里,诗人自然把文学中的寓 意融入在题画中。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