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的法律经济学道路-新学林.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华文的法律经济学道路-新学林

《2014 兩岸四地法律發展》 簡資修主編 身心障礙行不行 513 臺北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 法學叢書 (4) 民國107 年 1 月,頁513-549 華文的法律經濟學道路* 簡資修 ** 摘 要 如今當令的法律經濟分析是新庇古式或波斯納式,其將法律作 為誘因工具,使法律失去其作為人間自發的規範本質。華文世界的 法律,相對於西方世界是落後的,法律繼受因此難免,但不分青紅 皂白,將法律作為誘因工具之概念完全引進,無疑是災難。本文首 先指出,科斯定理、漢德公式、公地悲劇、補償規則與外部性理論 等法律經濟分析核心概念,如何被濫用了。接著指出,這些概念被 濫用,是來自經濟分析的科學性宣稱,但數理模型與統計分析,不 是科學之必然,其是法律經濟分析的國王新衣。最後,法律經濟分 析作為法學的研究方法,其研究對象是作為規範之法律,而「無法 律,不教義」,因此法律體系或法治,約束了法律的經濟分析的視 角與方法。 關鍵詞:科斯定理、漢德公式、公地悲劇、外部性、市場失靈、補 償規則。 * 本文初稿曾發表於2014年兩岸四地法律發展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法律學 研究所) 、2016年第一屆法與社會研討會暨第四屆基礎法學年會(新竹國立交 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2016年第十一屆全國法律方法論壇(蘇州大學王健法 學院)與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個人學術研討會,感謝與會者的批評指 教;另外,也感謝楊岳平、謝長江、邱文聰與許德風等人的個別評論。本文 曾刊載於中國法律評論, 2017年第3期,頁91-106 ,並收於筆者著作《經濟推 理與法律》,頁3-33 (2017年版)4 。 責任校對:林庭伊、徐寧。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研究員;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合聘教授。 穩定網址:.twpdf 。 514 2014 兩岸四地法律發展 目 次 壹、前言 參、法律經濟分析之科學性 貳、幾個核心概念之釐清 肆、法律經濟分析之教義性 一、科斯定理 一、幾個概念之再析 二、漢德公式 二、大陸法/普通法 三、公地悲劇/反公地悲劇 三、私法自治 四、財產規則/補償規則/禁 四、法律作為合約安排 易規則 伍、結論 五、外部性/市場失靈 壹、前言 1 2 法律經濟學,不但在美國 ,在全世界 ,都蓬勃發展,華文世 界自不例外3 。不過,這些經濟分析往往將法律以政策工具視之, 不同於法律作為眾人自治之規範4 。手段目的之關係因此取代了眾 人互惠之合意。在立法層面,法律目的為何被忽略了;在司法層 面,法官不受法律拘束了;在法學層面,行為研究當道了。固然很 多社會不良需要立法解決,但如何的法律形成了此社會不良,是首 須明瞭者,而如何去除此社會不良,也必須是合意得出者,不是手 段目的可以解決的。又法律不可能是完滿無缺,但因此任令法官自 1 See ROBERT COOTER THOMAS ULEN, LAW AND ECONOMICS (6th ed. 2012); STEVEN SHAVELL, FOUNDATIONS OF ECONOM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