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单元23教材课程.ppt
3、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策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实践效果? 八大:①决策:指出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规定了变农业国为工业国的总任务,提出了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②实践效果: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取得重大成就;但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和三年经济困难;“文革”时期经济建设的正常进行被打断,国民经济损失严重。③原因: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从理论上修改了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以阶级斗争为纲”背离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决策;“多快好省”的总路线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反“右倾”斗争使阶级斗争从党外发展到党内,“左”倾错误膨胀。 十一届三中全会:①决策: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政治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组织路线(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开始拨乱反正。②实践效果: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改革开放推动了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加强。③原因:总结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基本路线,开创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4、关于改革开放 历史问题:①体制问题:过渡时期建立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所有制、管理体制、分配体制)弊端严重;②路线问题:20年探索时期在两大问题(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经济建设的规模和速度问题)上出现重大失误;③外交问题:经济上的相对闭关,带来许多问题。 经济体制改革:①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②内容: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所有制、管理体制、分配体制);③目的: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④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⑤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⑥突破口: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废除人民公社体制,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⑦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对外开放:①基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②原则:平等互利,互守信用;③突破口:经济特区的设置;④四阶段:经济特区(5个) 沿海开放城市(14个) 沿海经济开放区(4个) 内地。⑤与近代中国比较:基础、原则、突破、阶段、影响。 5、三大“总路线”对比表: 时间 背景 内容与特点 实践结果 评价 1953 1958 1987 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三大改造提前完成,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 ①内容:一化三改、一体两翼。 ②特点: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同时并举。 经过三年努力,人民政权得到巩固,国民经济基本恢复 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初期推动了经济发展,后期弊端严重。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助长“左”倾冒进思想。 ①内容:多快好省。 ②特点: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的高速度。 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反映了广大人民要求改变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片面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推动了“左”倾错误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认清了国情。 ①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②特点:工作重心、根本方向、基本途径三者和谐统一。 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之路,改革开放和各项建设成果辉煌。 是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成熟而正确的探索。 6、新中国成立以来土地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土地改革 原因: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阻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内容: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归农民 特点:经济上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 评价 2)农业合作化 原因: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束缚了生产力发展 内容:建立集体土地所有制和农业合作社 特点:稳步前进、自愿互利、和平过渡 利:废除了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农业发展 弊:小农经济的局限 利:变农民个体经济为集体经济,克服小农经济不足 弊:工作过粗、过急 评价 高考第一轮基础复习 必修(Ⅱ) ★ 中国物质(经济)文明的发展 单元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课标要求 (1)概述20世纪50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2)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3)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