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应试策略和技巧.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记叙文应试策略和技巧

现代文应试策略与技巧 主讲 冠湘中学肖冰梅 各位老师: 下午好! 今天能有机会和大家一起探讨现代文阅读的教学,我非常荣幸,有不当之处,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现代文阅读包括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在考试中占40分以上,全部出自课外选文,现代文阅读是大部分学生的肋骨,虽然学生每天都在阅读,但未必都清楚有关阅读的程序。加上学生理解和表达能力较差,往往失分严重。尤其是记叙文,在中考现代文阅读中所占的份额较大(12-15分),所考查的知识点及相关能力也比较集中,文章难度大,更需要较强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否则,大部分学生出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尴尬局面,在考试中考生把答题卡预留的横线写满,阅读老师报之一个鸭蛋。难道记叙文阅读难于上青天吗?其实记叙文也是有规律可循的。记叙文的阅读包括散文、小说,近几年托物言志的散文在中考常见,下面根据个人的教学实践,我重点谈谈如何指导学生阅读托物言志的散文。 一、明晰复习思路 我们复习的思路是分路出击,各个歼破的分散复习法,本着由浅入深,从简到繁的顺序复习训练,每节课精讲一篇典型文章,让学生吃透考点,理解并区别不同文体的特点、知识点,名词术语的含义,掌握各种文体不同的解答语言,解题思路和方法。让学生做到融会贯通。因为各板块的知识点的多少不同,难易程度不同,复习时间也轻重分明、重点突出,说明文和议论文阅读考点少,复习时间就相对少一些,8课时左右;记叙文、散文考点多,难度较大,复习时间就相应的多一些,12课时左右。文章类型不同程序也会有所不同,但做题时要牢牢记住:“答案不在你的脑子里,答案只在原文中”,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作答既要体现个性和独特见解,又要较好地忠实于原文忠实于作者的主张。同时这也是我们检验解答效果的唯一标准。 二、明确记叙文考什么 1.能整体感知作品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概括中心内容 2.能把握文中关键的语句,结合具体语境和写作方法,体会词句的深层含义 3.能识别常用的修辞方法,分析其在 语境中的表达 作用 4.能分析作者在文中表达的观点和思想感情 5.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作出自己的判断 6.表达自己从作品中获得 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总之,考查的能力主要是整体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运用能力、概括表达能力、质疑思辨能力。 三做好答题前的思路准备 (1)看文题,领悟基本内容 标题多半能揭示全文内容的重点,有时暗示文旨,题目常常有启迪文章思路的作用。 例文中的题目都揭示了全文内容的重点,《像蒲公英一样生存》暗示文旨。 (2)断定文体,使用不同的文体知识和专业术语 第一篇是散文,第二篇是说明文, 作答时必须使用记叙文和说明文的文体知识和专业术语,否则一不小心就丢分了。 明确记叙文的文体知识 记叙的要素 记叙的线索 记叙的顺序 记叙的人称 表达方式 描写方法 修辞方法 写作手法 此部分是根基,需要“砸实”,在阅读训练前,我们老师务必让学生理解记忆, 避免张冠李戴的现象发生,告诉学生要注意每种文体答题时的规范要求。 (3)整体感知 1)提炼中心大意(人、事、情、理) 2)断定文章感情倾向(赞、批、引人思考等),这样能更好地理解所读文章,避免南辕北辙现象的发生。 3)断定主人公,由上一步延伸而来,通过情节内容,了解人物性格特点及反映出来的社会现实。 4)提炼主旨:通过记叙了……,表现(表达了)…… 快速提炼主旨技法:精读首尾,揣摩主题思想 一般讲,文章的首尾往往能发现作者所表达的中心,因此,我们指导学生阅读时,引导他们揣摩首尾,体味题旨,从而更好地把握文章 大意。 只有从以上几个方面梳理文章脉络,明确作者的感情倾向,提炼主旨,才能做到精确作答,不会答非所问。 例文解析 像蒲公英一样生存 李智红 ???(1) 在我的印象中,蒲公英永远属于那种十分普通的小草。许多地方的田野山坡、路边墙角,都能见到它们的踪迹。 ??? (2)蒲公英的花朵和果实,富有浪漫的诗意。它的花朵呈现出一种纯粹的金黄,花形与菊花一般大小,风韵也不在菊花之下。等到果实完全成熟之后,它便会绽开成一柄柄洁白如雪、轻盈如羽的小伞儿,伞托上坠一颗圆锥形的、饱满而丰润的籽粒。微风一吹,它们便像一朵朵降落伞似的,飘飘悠悠随风而去。 ???(3) 我曾对生长在不同环境中的蒲公英作过仔细观察。我发现那些长在丰腴土地上的蒲公英,虽得以放任地滋长,自由地繁衍,快意地沐浴着酣畅的春风和雨露,但竟然全长得一副没精打采的模样。它们要么猥琐而呆板,要么苍老而枯黄,不能给人以更多值得咀嚼和品味的东西。也曾见识过被园艺师栽培驯化的蒲公英,开紫色的花,枝叶和花朵都远比野生的肥硕壮实,但又觉得在那绚丽雍容的表象背后,总透着一股掩饰不住的俗气和肤浅,空有华表而缺乏内在的质感。 ??? (4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