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国际贸易新理论方案研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国际贸易新理论方案研究.ppt

第三章 新贸易理论;第一节 新贸易理论出现的背景;一、从根本上解答里昂惕夫之谜;1、什么是里昂惕夫之谜 实证分析的结果 (Kx/Lx)/(Km/Lm)= 0.771 1947年,美国向世界其他国家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换取的是相对资本密集的进口产品!;1、什么是里昂惕夫之谜 其他实证分析:;2、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1)生产要素密集型逆转; H-O理论假设:同种产品生产技术相同,要素密集型也相同 实际:各国要素价格不同,同种产品的要素密集型也有差异里昂惕夫以美国生产产品时的资本劳动投入比来计算出口、进口中的资本劳动投入比 美国的出口、美国的进口;2、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2)关税和政府的其他贸易壁垒 H-O理论的假设:自由贸易 实际:美国会对劳动密集型产品实行较高程度的保护,尤其对包含非熟练劳动力的产品的进口限制最多。其他国家也会对资本密集型产品实行保护。 美国出口的资本密集型产品比自由贸易条件下少。 美国进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比自由贸易条件下少。 ;2、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3)技能和人力资源的不同; H-O理论的假设:生产要素同质,即生产率相同 实际:各国要素不同,例如技能的差异可将劳动分为熟练劳动和非熟练劳动。不同产品所需要的劳动投入不同,很多情况下不可替代。 美国出口行业的人力资本高于进口竞争行业 不能简单的用资本和劳动的数量、劳动时间来计算进口产品中的资本劳动比率。 美国出口产品中的人力资本投入量大。 ;里昂惕夫的贡献;二、国际贸易实践出现许多新趋向; ;2、发达的工业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 ;3、产业领先地位不断转移;3、产业领先地位不断转移;钢铁行业:;半导体工业:;第三节 新要素贸易理论;一、人力资本说;1960~2000年15岁以上人口文盲率国际比较;1、技术作为生产要素的两重作用: 第一,现有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与要素禀赋比率的改变 第二,创新产品的比较利益:先行进行技术创新的国家具有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 一国在贸易中能否取得基于技术差距的比较优势,主要取决于该国是否拥有丰富的研发资金及人力资本,是否具备较高的承担研发???险的能力。;2、技术差距论(波斯纳1961年) 时滞:需求时滞 模仿时滞(反应时滞 + 掌握时滞) ;技术差距论图解;不同阶段;技术差距引起的贸易;当代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的贡献率: 1950s—1960s:40—50% 1970s—1980s:60—70% 1990s: 90%(信息高速公路的建成) 1993年以来: 美国工业增长中,45%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动 美国GDP增长中,27%由高新技术产业贡献。;三、研究与开发要素说;RD费用占GDP的比重;RD费用占GDP的比重;美国为什么成为科研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分析: 美国为什么能成为科研资源最充裕的国家?;排名;排名;单位:美元;2005年、2011年各国人均GDP;分析: 美国为什么能成为科研资源最充裕的国家?;分析: 美国为什么能成为科研资源最充裕的国家?;四、信息要素说 ;第三节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第三节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进入阶段 ;二、产品生命周期与国际贸易;3、国家间比较优势转移的四个阶段: 1)创新国新产品出口垄断时期 : 新产品是科技知识密集型; 比较优势—先进的科学知识,大量的研究经费 2)其他发达国家生产者模仿时期: 产品为技能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 比较优势—设备,先进的劳动技能 3)其他发达国家产品具有竞争力,向其余国家出口时期 比较优势—资本和技能 4)创新国开始从其他国家进口这一产品的时期: 产品为劳动密集型;比较优势—劳动力 ;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图解;;1960s,美国施乐率先开发,最初卖给美国公司,后来出口到日本、西欧发达国。 随着日欧市场扩大,施乐在日本(富士—施乐)、英国(兰克—施乐)通过合资进行生产,建立生产基地; 施乐复印机生产工艺专利到期,外国竞争对手打入该市场——日本佳能、意大利好利获得公司(Olivetti),美国出口下降; 美国成本高于国外,美国用户开始从国外(特别是日本)进口; 1990s,日本厂商发现本国复印机生产成本太高,故转至新加坡、泰国; 最后,最初是美国,后来日本、英国等国都变成复印机进口国。;不同阶段各国为什么出口产品各不一样?;四、对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评价;一、当代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还适用吗?;第四节 产业内贸易理论;SITC 112;一、基本概念;2、产业内贸易 产业内贸易的特点 - 同一产业内同类产品的交换 - 产业内贸易的产品流向具有双向性 -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