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行车手册总结归纳.ppt
驾驶员行车安全手册 第一章道路交通事故与驾驶人 随着我国公路里程和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道路交通事故死伤人数居高不下。驾驶人安全意识淡薄和安全行车知识的缺乏,成为引发道路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认识道路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认识道路交通事故的危害性,分析事故的原因,对预防事故的发生,构建文明、和谐的交通,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节 道路交通事故的危害及原因分析 第二节 驾驶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第三节 驾驶人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第一节 道路交通事故的危害及原因分析 一、 国内道路交通安全现状 (一)公路建设、机动车保有量和驾驶人数量快速增长 截止2008年底,我国公路总里程达36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总里程6.03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据世界第二位;机动车数量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全国机动车保有量为1.69亿辆,年均增长速度是世界机动车年均增长速度的7倍多;与此同时,机动车驾驶人数量也猛增至1.8亿人。 (二)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公路建设速度与机动车保有量增长不成比例,绝大多数城市存在交通拥堵状况、道路交通环境恶化,交通事故频发;驾驶人数量快速增加,驾驶技术水平和安全行车技术参差不齐,大量“马路杀手”加入驾驶人行列,安全行车环境不容乐观。道路、车辆和驾驶人三种交通元素之间形成的矛盾相互作用,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2007年,我国共发生交通事故32.72万起,造成约8.17万人死亡,38.04万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11.99亿元。 万车死亡率是衡量一定机动化水平下交通事故死亡情况的重要指标,是道路交通安全情况的综合反映,数值越大,交通安全状况越好,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万车死亡率,远远低于我国的万车死亡率水平。 二、道路交通事故的危害 (一)交通事故对企业及社会的影响 对企业的影响 交通事故可能会给企业留下赔偿纠纷,甚至引发巨额的赔偿,企业很可能会因职员的一起交通意外而蒙受重大损失,甚至导致破产。 对社会的影响 交通事故还会造成其他道路交通参与者的伤亡,影响更多的家庭,此外,危险品运输事故可能引起环境的污染,引发纠纷和恐惧,造成社会的不稳定,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交通事故的原因 据统计,2007年,我国因机动车驾驶人违法行为导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整个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94.79%。其中发生一次死亡人数10人以上的特大交通事故26起,共造成389人死亡,23起事故是由于驾驶员任超速、超载、酒后、疲劳驾驶以及违法占道行驶等违法行为造成的。 1、超速行驶,2、未按规定让行,3、违法占道行驶,4、酒后驾驶,5、违法超载,6、疲劳驾驶 第二节 驾驶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 驾驶人因具备良好的身体条件 二、 驾驶人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 1、强烈的家庭责任感 2、良好的企业责任感 3、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三、 驾驶人应具备良好的驾驶道德 关注儿童、关注青少年、关注老年人、关注残障人士 四、驾驶人应具有良好的安全意识 1、掌握道路交通法律法规 2、端正驾驶态度 3、安全礼让行驶 4、辨识风险、预见驾驶 五、驾驶人应具有良好的驾驶技能 第三节 驾驶人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一、观察能力 驾驶人在行车中,80%以上的信息是通过视觉获得的,因此,实力对保障行车安全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视觉能力 (二)明暗适应能力 暗适应5-10分钟 明适应5秒-1分钟 (三)注意力分配能力 二、 反应判断能力 三、 操控处置能力 小常识:当驾驶人发现前方出现交通事故时,一般会在0.5秒-1秒内作出判断。当行驶速度为90公里/小时,每秒钟的行驶距离为25米。如果前方50米出现异常情况,驾驶人在1秒之内未作出判断,就可能发生交通事故。同样,两辆时速均为90公里/小时的车辆对向行驶,车辆相对速度为25米/秒*2=50米/秒,也就是说,如果两车相距50米,那么只需要1秒钟的时间,如果两车相距50米,那么只需要1秒钟的时间,两车就碰面了。 四、情绪控制的能力 第二章 典型不安全驾驶行为的风险与安全驾驶 第一节 无证驾驶 第二节 超速行驶 第三节 酒后驾驶 第四节 超载超限行驶 第五节 疲劳驾驶 第六节 未极好安全带 第七节 未按规定让行 第八节 违法占道行驶 第九节 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色彩心理学.课件]教材课程.ppt
- 色彩搭配方法技巧+布局-20120202.pptx
- 色彩搭配艺术方案策划.ppt
- 色彩搭配课程经典案例.ppt
- 色彩构成说课稿项目一技术知识.ppt
- 色彩知识课件 (NXPowerLite)方案研究.ppt
- 色彩重构课件技术知识.ppt
- 色彩风格方法技巧.ppt
- 色彩风格课程设计介绍.ppt
- 色谱分析研讨法概论.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