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整合巧学历史.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比较整合巧学历史

比较整合 巧学历史 ——谈高三历史复习方略 四川省广元市元坝中学 陆登明 姜艳 高三后期的综合复习,就数量而言,同学们已学了五本历史教材,达七百余页;就内容而言,可说是本本有体系,章章有关联,节节有重点,页页有考点,点点须记忆!文科考生要将几十个专题和几十条线索、几百个国家和地区、上千的历史事件和几千个人名、地名了然于胸,形诸于笔,决胜高考,实非易事。庞杂的知识体系、纷繁的头绪事件、苦涩的记忆,真叫莘莘学子苦不堪言! 笔者谨以自己在教学中摸索的一些理解和记忆的方法呈献给大家,以期抛砖引玉。 一、异中求同,寻规律 各国各地区的历史在演进过程中,虽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的时间差异较大,但在每个相同阶段上其特征都有相同之处,同学们只要抓住了这个“同”,再求其异,理解记忆历史也就能取到事半功倍之效。如: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虽是中外历史上两件大事,但其背景都有相同之处,可用四字作概括:“内忧外患”。“内忧”:同属封建社会、封建专制国家、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新变化、社会矛盾尖锐;“外患”:两国都开始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深究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和中国太平天国运动、英法等国资产阶级革命、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德意志和意大利的统一、二战后德国和日本经济腾飞的背景,都会有其共同之处。同学们只要抓住相同记不同,其记忆、理解的难度就低多了。 二、同中存异,抓特点 “同”是规律性的东西,“异”才是甄别事物之间的关键所在。只有“同”、“异”结合,“共性”与“个性”相联系,历史事件才会变得更为丰满。比如:从1405—1433年,郑和下西洋与十五世纪晚期到十六世纪初西欧新航路开辟相比,其“同”表现在: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的开辟都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异”表现在:①前者时间早,规模大、次数多。②两者目的不同:郑和下西洋偏重于政治目的,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国家的联系,以和平交往为主要形式,西欧航海是出于扩张目的,侵占海外殖民地,掠夺财物,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③两者影响不同:郑和下西洋增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人民的友谊,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但其贡赐式的贸易违背经济规律,对中国的经济形态未产生作用;西欧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资产阶级革命和商业革命,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来源,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成长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两相比较差异纷呈,特征鲜明,记忆深刻。再看中国古代史上封建王朝统一的背景、影响,“治乱”之世的成因,国家分裂的危害等只要抓住阶段特点,再记共同点,回答相关历史问题也就容易了。中外史上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不再赘述。 三、互为因果,明逻辑 世界上任何事件的发展变化,都有其规律可寻,无无因之果,也无无果之因。只要明确了这点,繁杂的历史事件也就变得井然有序,有章可寻了。 仅以鸦片战争至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近代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为例说明。其轨迹是:鸦片战争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开端,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其程度加深,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步步紧逼,原因何在?只要探寻世界历史在这几个时期的发展特征,其因果关系就清楚了。1840年,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急于寻找原料和市场,由于国际国内原因,中国成为其侵略的目标。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主要国家的工业革命向纵深拓进,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扩大国外市场和掠夺殖民地,成为当时资本主义列强的强烈愿望。于是,1960年英法发动,美俄帮凶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阶段发展,列强加紧了对亚、非、拉美殖民地更加疯狂的掠夺,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不难发现资本主义每前进一步,亚、非、拉美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就会遭受更为惨烈的掠夺,其民族运动就相应地高涨。这样穷根究源,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也就明朗起来,历史线索也就更清晰了。 四、中外联系,互充实 世界历史涉及到各国、各地区的历史,对一些各国历史具有共性的东西描述简约,概括抽象,不好记忆。但只要将此内容与中国史同期的具体事件相联系,就找到了记忆的载体。这些抽象的内容就立即变得具体、鲜活了。比如世界史上册讲到《亚洲革命风暴》时,教材对当时亚洲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的状况作了五点叙述,对革命意义作了两点归纳,记忆理解较难。只要将其与鸦片战争时期中国具体境况相联系,这些描述就显得有血有肉,具体丰满了。《亚洲觉醒》、《一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等历史事件的起因及特点的描述也具有类似特点。 五、相互补充,求完整 历史教材在编撰上有许多问题留有断层,读者须自己去整理完善,只有将中外历史认真梳理、归纳,才会得出关于某一问题较完整的认识。如:中国近代史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