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三一轮复习 古典诗歌阅读 单元测试.docVIP

2016年高三一轮复习 古典诗歌阅读 单元测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年高三一轮复习 古典诗歌阅读 单元测试.doc

古典诗歌阅读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江城子·癸酉春社 王 炎① 清波渺渺日晖晖,柳依依,草离离。老大逢春,情绪有谁知?帘箔四垂庭院静,人独处,燕双飞。 怯寒未敢试春衣,踏青时,懒追随。野蔌山肴,村酿可从宜。不向花边拼一醉,花不语,笑人痴。 [注]①王炎:生于公元1138年,到癸酉年(1213年)已经七十五岁。 【小题1】本词塑造了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 【小题2】请简要分析本词的表达技巧。(6分)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本诗中运用多种表达技巧,叠字、设问、拟人,“人独处,燕双飞”,一是以燕的双飞,衬人的独处,足见其情绪落寞;二是以动衬静,愈见其静。在答题时首先回答出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小题1】诗歌一、二句主要采用了怎样的写景顺序?营造出怎样的意境?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5分) 【小题2】“壮士连营候鼓鼙”一句中的“候”字在有些选本中写作“听”,你认为哪个字用得妙?请作简要分析(6分) 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的能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 菊 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小题1】【小题2】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11分) 戏答元珍① [宋]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②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③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④。 曾是洛阳花下客⑤,野芳虽晚不须嗟。 [注]①戏答元珍:一作《戏答元珍花时久雨之什》。这是作者被贬为峡州夷陵(今湖北宜昌市)县令时酬答丁宝臣的诗。丁宝臣,字元珍,时为峡州判官。②山城:靠山的城垣,指夷陵。③冻雷:春天的雷声。④物华:泛指万物。⑤洛阳花下客:作者曾为洛阳留守推官。北宋时洛阳的花园最盛,牡丹尤其著名。作者曾写过《洛阳牡丹记》和《洛阳牡丹图》等诗。 【小题1】颔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尾联的“不须嗟”三字你是如何认识的?奈和凄凉,不须嗟实际上是大可嗟,故才有了这首借“未见花”的日常小事生发出人生乃至于政治上的感慨。 考点:.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后面习题。(11分) 【小题1】“雁行初过客登楼”中,“雁”这个意象起到什么作用?(5分) 【小题2】 这首诗的结语中“总是秋”三字是怎样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6分) 重要内容。其中,把握作者思想感情,是诗歌鉴赏中的重中之重。诗歌中诗人的感情有两种表现的方法:1.直接抒情,2.间接抒情。本题中诗人属于间接抒情即借景抒情,诗人没有在诗歌中直接流露感情,而是用“总是秋”说自己看到的都是秋,并没有具体说明秋是什么。那么秋这一具体意象就使诗人的情感含蓄而又间接流露了出来。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双调】沉醉东风 维扬怀古 锦帆落天涯那答,玉箫寒、江上谁家?空楼月惨凄,古殿风萧飒。 梦儿中一度繁华,满耳涛声起暮笳,再不见看花驻马。 【注】第一句,化用前人诗句,意为游船已落到天涯那边,旧王朝已消亡。那答,那边。 【小题1】曲中的“寒”字用得传神且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5分) 【小题2】这首曲子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概括。(6分) 【答案】 7.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小题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5分) 【小题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6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小题1】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5分) 答: 【小题2】最后一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6分) 答: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的题目。(11分) 【小题1】颔联用得很传神的是哪两个字?试分析其妙处。(5分) 【小题2】本诗是怎样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6分) (分).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后面题。 【小题1】颈联中“邀”、“纳”二字极为传神,请简要分析。(5分) 【小题2】这首诗是如

文档评论(0)

changjiali20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