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届高考地理新课标一轮复习随堂巩固训练第十二章.doc

届高考地理新课标一轮复习随堂巩固训练第十二章.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届高考地理新课标一轮复习随堂巩固训练第十二章

你的首选资源互助社区 PAGE PAGE 1 一、选择题 读我国甲、乙两地区(北方、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土地面积、人口及耕地分布对比图,回答1~2题。 1.关于甲、乙两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代表北方地区,乙代表南方地区 B.甲地区水资源总量比重大的主要原因是降水多、蒸发少 C.乙地区人口比甲地区少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D.乙地区耕地面积比重大与平原面积广阔有关 2.有关甲、乙两地区的对比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地区以旱地为主 B.乙地区的石油、煤炭资源均不如甲地区丰富 C.甲地区能源供应充足,可以满足工农业生产的需要 D.乙地区需进行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来缓解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缺水状况 解析:第1题,从水资源总量就可以推断出,甲代表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比北方大,南方地区降水量大,蒸发量也大;乙代表北方地区,人口总数比南方少,主要原因是南方经济发达;北方地区平原面积广,耕地比重大。第2题,甲地区(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北方煤炭、油气资源比南方丰富;南方地区能源供应不足,需要从北方运输大量煤炭;南水北调是为了缓解北方水资源的紧张状况。 答案:1.D 2.D 读“下面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3~4题。 3.沿包头至广州,在①②③④四地可能看到的景观正确的是(  ) A.①——层层稻田    B.②——风吹草低见牛羊 C.③——塬、墚、峁 D.④——橘园、竹海 4.关于图中各区域突出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土壤盐渍化普遍 B.②地因修建多个水电站导致河流断流 C.③水土流失面积广大 D.④区常绿阔叶林破坏严重区 解析:第3题,④地位于南岭以北,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可看到橘园、竹海景观。第4题,④区为常绿阔叶林,破坏严重。 答案:3.D 4.D (2012·广州模拟)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气温、降水量和蒸发量年内分布示意图,完成9~10题。 5.该地区位于我国 ( ) A.华北地区 B.华南地区 C.青藏地区 D.西南地区 解析:从气象资料来分析,该地最低气温在0° 答案:A 6.有关该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B.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C.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一熟 D.一年中春季最干旱 解析:华北地区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农业耕作制度是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春季农业生产需水量大,春旱最突出;因此选择D项。 答案:D 二、综合题 7.阅读有关青藏高原地区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 5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一般在-4°C以下,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和高寒草原为主。 材料2:高原和平原冬小麦生长期内干物质累积曲线图。 注:干物质是指有机质在60°C~90°C的恒温下,充分干燥,余下的有机物的重量,是衡量植物有机物积累、营养成分多寡的一个重要指标。 材料3:青藏高原人口增长与资源人均占有量动态预测。 指标 1990年 2000年 2010年 2020年 人口数量(万人) 911.3 1 065.68 1 260 1 490 人均森林面积(hm2) 1.35 1.16 0.98 0.83 人均草地面积(hm2) 15.36 13.14 11.11 9.40 人均耕地面积(hm2) 0.12 0.10 0.09 0.07 人均水能蕴藏量(万/kW) 32.90 28.13 23.80 20.12 人均矿产潜在价值(万元) 201.69 172.47 145.87 123.96 (1)图中A、B两处均有森林分布,但A处种类更加复杂。试分析原因。 (2)据图判断该地城市和旱作耕地空间分布的共同特征 ________________,其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材料2可知,4~6月平原地区(山东禹城)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多于高原,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最终高原小麦干物质累积量明显高于平原地区,除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原因。 (4)分析材料3,青藏高原资源人均占有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分析其原因。 解析:第(1)题,从纬度、地形、气候三方面分析。第(2)题,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其谷地海拔相对较低,气温相对较高,水源充足,因此城市、旱地多分布在高原上的河谷地带。第(3)题,从气温和生长时间上分析。温度高有机质积累的多,生长期长积累的物质多。第(4)题,从表中可以看出西藏人均资源占有量减少,原因可从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