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教育》读书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什么是教育》读书报告

信阳师范学院 研 究 生 读 书 报 告 封 面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什么是教育》读书报告 提交日期: 2012 年 5 月 8 日 研究生签名: 王天娇 学 号 20112103001 学 院 教育科学学院 课程名称 中外教育名著选读 课程性质 学位类别 教育硕士 任课教师 朱桂琴 教师评语: 成绩评定: 分 任课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什么是教育》读书报告 书名:《什么是教育》 著者:雅斯贝尔斯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 版次:1991年3月第一版 页数:178 作者介绍: 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Karl Theodor Jaspers,1883年2月23日—1969年2月26日),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神学家、精神病学家,是公认的西方“存在主义”大师之一。雅斯贝尔斯主要在探讨内在自我的现象学描述,及自我分析及自我考察等问题。他强调每个人存在的独特和自由性。 雅斯贝尔斯1883年出生于奥尔登堡的家庭而入读大学的法律系。他自己不喜欢法律,1902年转读医学到海德堡精神科病院工作。1913年,他在海德堡大学得到临时心理学教师一职。后来,转为长期聘任,从此不返回临床工作岗位。 40岁雅斯贝尔斯从心理学转投哲学,并且扩展到精神病学的工作。1948年雅斯贝尔斯来到瑞士的巴塞尔大学工作。他在哲学界中仍然表现突出,直到1969年与世长辞。“在学习中只有被灵魂所接受的东西才会成为精神瑰宝,而其它含混晦暗的东西则根本不能进入灵魂中而被理解”[]。所谓灵魂所接受,因此,教育内容的应否则,对学生人在自我的生成上第一种是训练,它与训练动物相似;第二种是教育和纪律;第三种是存在之交流人在自我生成的过程中要经历三种过程:三种生成过程评价:“训练是一种心灵隔离的活动,教育则是人与人精神相契合,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而人与人的交往是双方(我与你)的对话和敞亮,这种我与你的关系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核心”[]。雅斯贝尔斯的对话苏格拉底权威来自于内在的精神力量,一旦这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消失,外在的权威也随之逝去。当权威受到损害时,那么它就会抓住强权。获得长久而牢固的权威是通过强权,这种强权或者是内在的,即对灵魂施加压力,或者是外在的生理上的强迫。没有与强权的联姻,权威只能是一个被挑选的对象,如果在权威存在的连续性中把握住一切的话,这样权威也应成为强迫的方式威与权力的分离,同样会使二者走向毁灭?韦伯曾经成为过权威。但权威从不需要在大庭广众下宣布,它是自然而然形成的”[8]。是的,权威从不需要在大庭广众下宣布。很多教师,上课的时候特别严厉,总以为这是在树立权威,树立威信。但事实上,学生们除了敢怒不敢言之外,更多是一种厌恶,鄙视,甚至是不屑。权威是以爱为基础的,作者开篇就特别提到了“爱”,爱是一种心灵的互动,精神的交往,而真正的权威来自于内在的精神力量……而被理解.《什么是教育》第5页; [2]第一种是……交流 训练是一种…………强权;获得长久……威与权力的分离,同样会使二者走向毁灭……才能建立. 《什么是教育》第78页; [6]随着历史性权威……自由也会自行消失. 《什么是教育》第78页; [7]自由与权威之间……权威则意味着专制. 《什么是教育》第79页; [8]真理意识不会简单……后天习得的陶冶过程. 《什么是教育》第97页; [9] 真理的物质实现……世界里方能产生. 《什么是教育》第97页; [10] 培养清晰……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什么是教育》第98页; 6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