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的修改与完善-局部的完善_.ppt

  1. 1、本文档共1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章的修改与完善-局部的完善_

共 126 页 故 事 导 引(学生用书P105) 咬文嚼字 朱光潜在《咬文嚼字》一文中写道:韩愈在月夜里听到贾岛吟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劝他把“推”字改为“敲”字。这段文字姻缘古今传为美谈,于今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说得好听一点,都说“推敲”。古今人也都赞赏“敲”比“推”字下得好,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 “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门原是他自己掩的,于是推。他须自推自掩,是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赏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敲”就显得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就上句“鸟宿池边树”来说,“推”似乎比“敲”调和些。 “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烦扰。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他想到“推”而下“敲”字,或是想到“敲”而下“推”字,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是与全诗调和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是在思想感情上的推敲。 从朱光潜的这一段文字我们得知,修改的原则其实就是要准确地表达中心,真实地抒发感情。 知 识 梳 理(学生用书P105)   1.局部的完善指什么? 优秀的作品是经过千修万改打磨出来的。完篇之后的修改除了要在观点、结构等方面进行整体修改外,还要在细节上完善和优化,细节的完善即局部的完善。 2.局部性失误比较常见的有哪几种? (1)中心模糊或偏离 一篇文章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一个段落以至一个自然段也要有明确的中心,中心对我们的构思和表达起着导航的作用。这中心可以写出来,也可以藏在自己心里,但不管怎么样,中心必须明确。如果中心模糊,思维就会混乱。 (2)材料选择的失当与不足 衡量材料质量的标准有三点:典型性、新颖性和现实感。典型性要求我们所选的材料能够吻合,而且体现我们所表述事物、观点的本质。材料的新颖性包括两个方面:它既指新近发生、不为读者熟知的事实及观点,又指过去就已存在,但没人用过,或虽有人用过,而自己又从新的角度去阐释的文章。现实感要求我们应立足现实,尽量从现实中取材。当然,不是说写文章不能引用历史材料,既可写记叙文也可写历史故事,关键是历史材料中要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文章才能有新意。 (3)局部思路的紊乱与重叠 写作也是个不断梳理自己思路使之条理化的过程。但即使整体框架已梳理清楚,局部思路仍然可能出现紊乱。表述紊乱的主要特征有:①句与句之间缺乏明晰的逻辑顺序;②有些内容前后重叠。这两种情况有时可以并存,而且相互影响。 总之,作品是从整体到局部的不断修改中完善的。《红楼梦》曾“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巴尔扎克写作,少则改五六次,多则改十五六次;海明威把《永别了,武器》最后一页修改了三十几遍,然后才满意。中学生写作也要重视修改,因为在修改的过程中可以加深我们对事物的进一步认识,磨炼我们的思维能力,使我们的写作水平越来越高。 技 法 点 拨(学生用书P105) 一、针对中心模糊或偏离的失误增加点题的语句或语段,反复扣题。 1.开头点明题意。例如,2004年高考广东考生的《语言是沟通的钥匙》一文的开头:“假如沟通是一扇门,那么语言就是这扇门的钥匙。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漆黑的深夜,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着你走向皓月当空,繁星满天;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一望无际的沙漠,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着你走向鸟语花香的绿洲;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浩瀚无边的大海,那么语言的钥匙便是引领着你从险滩恶水驶向碧水蓝天的灯塔。语言在沟通中是多么地重要!它是一把闪光的钥匙,使沟通直接到达人的心坎上。” 考生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态度,从而凸显文章的主旨,使读者一目了然地明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2.结尾点明题意。例如,2004年高考四川考生的《笑对挫折》的结尾:“在竞争日益加剧的经济时代,挫折无处不在。若因一时受挫而放大痛苦,将会终身遗憾。遭遇挫折,就当它是一阵清风,让它从你耳边轻轻吹过;遭遇挫折,就当它为一阵微不足道的小浪,不要让它在你心中击起惊涛骇浪;遭遇挫折,就当痛苦是你眼中的一颗尘粒,眨一眨眼,流一滴泪,就足以将它淹没。 遭遇挫折,不应放大痛苦。擦一擦额上的汗,拭一拭眼中欲滴的泪,继续前进吧!相信总有一天你会看见蓝蓝的天,白白的云,青青的草,还有你嘴角边的甜甜的笑……” 在列举了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后,考生接连推出三个比喻,将挫折比为“轻风、小浪、尘粒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