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讲解材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章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讲解材料.ppt

五、红军反“围剿”战争的胜利   5、红军取得反“围剿”战争胜利的原因   ⑴从民心来看,红军所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不义的战争。前者得到人民的支援与同情,后者遭到人民,特别是根据地人民的反对。   ⑵从士气来看,红军是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士气高昂,战斗力强,战略上以一当十。而国民党军队派系林立,不能互相配合,特别是广大下层军官与士兵不知是为何而战或者是反战的,士气低落。 五、红军反“围剿”战争的胜利   5、红军取得反“围剿”战争胜利的原因   ⑶从战略战术来看,红军指挥员的战略战术是科学的,主要是集中兵力,在战役战术上以十当一,寻找敌人弱点各个击破。而国民党军队的指挥官则是主观、盲目地指挥。   1、井冈山红军初创时期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原则为:“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六、红军战略战术原则的形成   2、红军第一、二、三次反“围剿”时,作战由游击战向带有游击性的运动战发展,红军的战略战术也在游击战术十六字诀的基础上,有了新发展。概括起来:   ⑴诱敌深入,慎重初战。   ⑵集中兵力,各个击破。   ⑶打运动战,速决战,歼灭战。 中共党史 ? 抗日民主运动的兴起和红军长征的 胜利   1、“九 ? 一八”事变 一、“九 ? 一八”事变和抗日民主运动的兴起   ⑴事变爆发的背景   ①灭亡中国,进而吞并亚洲是日本帝国主义的既定政策。   1、“九 ? 一八”事变 一、“九 ? 一八”事变和抗日民主运动的兴起   ⑴事变爆发的背景   首先,大造舆论,宣称“满蒙并非中国的领土”。   ②制造事端是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已久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一个重要步骤。   其次,日本参谋本部和关东军曾先后多次以所谓“参谋旅行”为掩护,到我国东北进行军事侦察。   1、“九 ? 一八”事变 一、“九 ? 一八”事变和抗日民主运动的兴起   ⑴事变爆发的背景   第三,1931年6月,日本参谋部制定《解决满洲问题方案大纲》,规定一年为期对华“采取军事行动”。   ②制造事端是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已久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一个重要步骤。   第四,为了寻找侵略借口,不断制造事端。   1、“九 ? 一八”事变 一、“九 ? 一八”事变和抗日民主运动的兴起   1931年9月18日,日本 驻中国东北的关东军按照预谋, 炸毁沈阳城北柳条湖边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然后诬称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向沈阳北大营的中国军队进攻,炮轰沈阳城,并向东北其他城市发动进攻,这就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九·一八”事变。   ⑵事变的爆发   1、“九 ? 一八”事变 一、“九 ? 一八”事变和抗日民主运动的兴起   ①日本的政策--颠倒是非,积极扩大事端。   ⑶事变爆发后各方的政策态度   ②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致使日军仅用4个多月轻易占领东北三省。   ③英美等帝国主义的政策--取消极观望和怂恿的态度。   2、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兴起 一、“九 ? 一八”事变和抗日民主运动的兴起   ⑵东北三省--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学生罢工、罢课,组织抗日游击队。留在东北的爱国官兵纷纷组织抗日自卫军、抗日救国义勇军等,英勇抗击日军。   ⑴中国共产党的活动--1931年9月20日,中、日共产党联合发表了反对日本侵略的宣言;9月22日,中共又作出决议,号召全国人民武装起来抵抗日本侵略,号召组织东北游击战争。   2、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兴起 一、“九 ? 一八”事变和抗日民主运动的兴起   ⑶国统区--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全国各地人民要求政府对日作战,并积极开展抵制日货、倡用国货的运动。   2、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兴起 一、“九 ? 一八”事变和抗日民主运动的兴起   ⑷国民党营垒内部,也发生了政治上分化:   ①马占山奋起抗日。   ②赵博生、董振堂举行起义加入红军。   ③蔡廷锴、蒋光鼐率部在上海奋起抵抗。   ④冯玉祥、吉鸿昌、方振武奋起抗日。   ⑤蔡廷锴、蒋光鼐、李济深等发动福建事变。   ⑥胡汉民策动两广军阀同蒋介石南京政府对抗。   ⑦汪精卫、孙科、李宗仁等逼蒋介石下野。   3、“一二八”上海抗战和《淞沪停战协定》 一、“九 ? 一八”事变和抗日民主运动的兴起   1932年1月28日,日本进攻上海,“一二八”事变爆发。   十九路军在蒋光鼐、蔡廷锴和戴戟等人的指挥下,在上海英勇抗日一个多月,粉碎了日军“4个小时占领上海”的狂妄计划。但最后在国联所谓的劝告下,中日双方进行谈判并于5月签订《淞沪停战协定》。这是一个丧权辱国的协定,因此,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上海人民痛打南京政府谈判代表郭泰祺,以示抗议。   1、王明“左”倾错误的主要观点   王明“左”倾错误的主要特征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