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食品储存教学文稿.ppt
(一)稻谷的贮藏特性 1.不耐高温,易陈化 稻谷的胶体组织较为疏松,对高温的抵抗力很弱,在烈日暴晒或高温下烘干,均会增加爆腰率和变色,降低食用品质与工艺品质,高温还可导致稻谷脂肪酸值增加、品质下降。 原因: 酶(淀粉酶,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黏性下降,发芽率降低盐溶性氮含量降低,酸度增高,口感和口味变差等。 2.易发热 新收获的稻谷生理活性强,入库后,积热难散,出现粮堆发热的现象。 原因: 含水量高、带菌量大、空隙度小 3.易发黄 稻谷在收获期遇阴雨天气,未能及时干燥,使粮堆发热产生黄变外,在贮藏期间也会发生黄变。 原因: 贮藏时的温度和水分 ,粮温越高,水分越大,贮藏时间越长,黄变就越严重。 稻谷含水量越高,发热次数越多,黄粒米的含量越高,黄变也严重。 如:气温26-37℃ 稻谷水分18%,堆放3天就有10%的黄米粒。 早稻水分14% 发热3次 黄米粒20% 水分17% 发热3-5次 黄米粒80%以上 . 稻谷变黄后,发芽率下降,黏度下降,酸度升高,脂肪酸值增加,碎米增加,品质明显劣化,对其食用品质和种用品质均有较大的影响 。 (二)稻谷贮藏技术 1.常温贮藏 (1)控制水分 一般早、中籼稻收获期气温高,收获后易及时干燥,所以入库时的水分低,可达到安全水分,易于贮藏 晚粳稻收获是低温季节,干燥不易,入库时的水分一般偏高,应采取不同方法进行干燥降低水分。 . (2)清除杂质 杂质含水量高、吸湿性强、带菌量大、呼吸强度高,贮藏稳定性差。杂质含量降至0.5%以下。贮藏时做到“四分开”。 (3)通风降温 可用排风扇、低压轴流式风机负压通风、地槽通风,间歇通风等。 (4)害虫防治 害虫:米象和玉米象、谷蠹、麦蛾等 防护剂和熏蒸剂:溴甲烷、磷化氢、敌敌畏、氯化苦等。 麦蛾 玉米象 2.气调贮藏 新粮粮温在20℃-25℃,粳稻水分16%,籼稻水分在12.5%左右,可进行自然降氧贮藏。但不同的温度、水分、达到低氧的时间是不同的(见表11-8)。 采用人工气调贮藏能有效缓解稻谷陈化,同时解决稻谷后熟期短,呼吸强度低,南以自然降氧的难题。 二、大米的贮藏 大米的贮藏: 大米不耐高温,储存后易陈化,易受物理、化学因子影响及虫、霉生物性侵害。 陈化:粮食作物完成后熟期以后,随贮藏时间延长,尽管没有发生霉变和其他危害,其他理化性质也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使品质逐渐劣变而趋于衰老,这种现象叫陈化。 (一)大米的贮藏特性 1.易爆腰 爆腰:大米不规则的龟裂。 2.易吸湿 有强吸湿性,而引起生霉发热,促进生理代谢加剧,造成营养成分破坏损失。 3.贮藏稳定性差、易陈化 大米失去外层的保护组织,胚乳部分直接暴露,易受外界湿、热、氧气等环境条件的影响及虫、霉侵害、贮藏稳定性差。 (二)大米在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 1.黏性变化 随贮藏期延长,陈化进展,米的黏度逐渐降低,尤其经过高温过夏后,黏度下降更为显著。 影响大米黏性的因素: (1)α-淀粉酶活性的降低; (2)蛋白质由凝胶变为溶胶; (3)陈米细胞壁坚固; (4)游离脂肪酸会包裹淀粉粒的细胞结构,使膨化困难。 . 2.气味变化:新鲜大米的清香味容易丧失,陈米中有陈米的臭味。 新米气味成分:乙醛、 H2S 陈米臭的成分:戊醛、己醛 . 3.品质变化 脂肪和酶的变化最为显著。 (1)脂肪:陈化的原因是脂类物质氧化,脂肪酸值增加,脂肪酸值可作为灵敏指标。使糊化所需的水难以通过,糊化温度增高,淀粉粒的强度增加,陈米煮的饭硬。 (2)酶:淀粉因淀粉酶的作用水解,使还原糖增加; (3)维生素:维生素B1的含量减少。 (三)大米贮藏技术 1.常温贮藏:在常温常湿下,适时进行通风或密闭的方法。 2.低温贮藏:温度降低到10℃以下贮藏。 3.气调贮藏 (1)自然缺氧:用塑料薄膜密闭米堆,防止吸湿和病虫害。 . 大米水分13.6--14%,采用0.14毫米塑料薄膜密闭,在5月上旬密封88天后试验堆相继达到自然缺氧,氧浓度为0.4--2.7%,二氧化碳上升到9.5%以上。降氧的速度与温度关系密切,粮温在28--29℃时下降速度最快。储藏8个月,有效地达到了无虫、不发热、不变质,安全过夏 . (2)充氮:将大米用塑料薄膜密闭,抽出膜内空气,接近真空状态,然后充入适量氮气。 保持幕内外气压平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区挡土墙监测的方案.doc
- 组织安全绩效提升与重大事故预防HOP.pdf VIP
- 2021版35kV~750kV 变电站通用设备技术规范第13部分:接地变压器及消弧线圈成套装置.pdf VIP
- 心脏横纹肌瘤的科普知识课件.pptx VIP
- 2021版35kV~750kV 变电站通用设备技术要求及接口规范第2部分:高压并联电抗器.pdf VIP
- 新概念英语二册Mp3教程附音频下载-英语听力_0.pdf VIP
- 2021版35kV~750kV 变电站通用设备技术规范第9部分:低压并联电抗器.pdf VIP
- 2021版35kV~750kV 变电站通用设备技术规范第第12部分:站用变压器.pdf VIP
- 初一有理数计算700题.docx VIP
- 市政供热管网施工技术的方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