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文标题迁怒与泄愤-顾客情绪转化与宣泄的过程
論文標題:遷怒與洩憤顧客情緒轉化與宣洩的過程-
摘要
顧客矛盾情緒與行為的研究,大體聚焦於情境裡角色互動、顧客與廠商互惠或共創
價值 。本研究以認知-情緒應對模型進行實證研究 。本研究共收集561份問卷。研究結果
證實: (1)納入正向情緒的復仇模型仍具解釋力,且正向情緒不一定是減弱負面應對行為的
來源;(2)顧客對於科技使用情緒越是焦躁不安,越容易遷怒並在錯誤的因果分析之中失去
客觀性;(3)顧客會因個人價值觀發生惱羞成怒、由愛生恨的情緒轉化與宣洩行為。
關鍵詞:顧客復仇、復仇模型、服務失誤、科技焦慮、羞愧、愧疚
壹 、緒論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Forseeing Innovative New Digiservices; FIND)與拓墣產業研究所
(Top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TRI)指出全球行動寬頻上網用戶2011 年行動寬頻上網用戶占整體寬
頻上網用戶五成以上(54.3%) ;2010 年全球手機出貨量達13.29億隻,年成長率為 12%所占比,
重更持續增加。行動上網與智慧型手機已儼然成為現今的趨勢。智慧型手機因為搭載了不同的
作業系統 ,其中iOS 與Android更開放第三方參與開發應用程式,加劇智慧型手機產品疆界的
擴大,使智慧型手機使用者身處重疊的多元市場 。網路線上商店與iAd 多種不同的經營模式亦
開始嶄露頭角。顧客行為研究多為情境裡角色的互動、顧客與廠商的互惠或是共創價值的行為
(Bradfield and Aquino, 1999; Ustuner and Thompson, 2012; Zourrig, Chebat and Toffoli, 2009)等,研
究以相容情境之主題性、重要性、及內外生因素塑造豐富的故事性,分別細緻探討顧客行為
並提出不同的貢獻。然而顧客負面反應皆是 企業直接的傷害或是虧損(Smith and Bolton,
1998) ,但是顧客意見的表達能夠促使企業改善並且增加顧客回頭的意願 (Halstead, Morash and
Ozment, 1996; Maute and Forrester Jr., 1993) 。服務失誤情境之中,雖研究眾多(Bonifield and Cole,
2007) ,但顧客在面臨問題時卻總是保持沉默或是選擇離開 (Colgate and Hedge, 2001) ,顧客負面
情緒,使組織花費了許多資源至今仍無法有效解決(DeWitt and Brady, 2003) 。
現今依靠多種科技進行服務下,在服務失誤發生時,顧客使用科技產生的焦慮 (Meuter,
Ostrom, Bitner and Roundtree, 2003) ,會影響顧客歸因的客觀性,且顧客會因為個人價值觀的
影響,評估是否自身的行為造成問題的產生 (Zourrig et al., 2009) 歸咎, 錯誤的問題所在,避免
自己向程式或系統商求償時站不住腳 (Bitner, Booms and Mohr, 1994) ,待釐清問題出處,遂而
因個人價值觀影響而產生被動趨避或主動對抗之行為 (Cohen, Wolf, Panter and Insko, 2011;
Zourrig et al., 2009) 。過去諸多復仇模型(Tsang, McCullough and Fincham, 2006)皆強調認知、動
機與復仇間的關聯,較少探討顧客對失誤產生的心理因素及使用科技的焦慮心理,故顧客報
復的研究可著重在顧客的心理上,心理因素的加入能突顯其異質性,亦能透過不同的價值觀
影響個體層面的報復行為 (Namkung, Jang and Choi, 2011; Zourrig et al., 2009) 。
故根據上述動機,本研究期望達成以下目的: (1)以認知情緒-行為模型探討顧客復
1
仇,增加情緒面對顧客應對行為的影響 ;(2)以科技焦慮、羞愧與愧疚,突顯顧客應對行
為之異質性,並探討個體層面顧客異質性對顧客報復之影響;(3)顧客價值觀會影響情緒
與行為之關係,變成惱羞成怒等情緒轉化與宣洩行為。因為作業系統平台眾多, 系統平
台及應用程式的使用知識尚處於接受與適應的階段,故本研究旨在探索所有智慧型手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