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课件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教育史课件PPT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本科专业基础课程 《中国教育史》 绪 论 教育史——重构教育 未来的珍贵资源与智慧 一、历史作为动态和永恒的范畴 二、历史的未必是落后的 三、不能遗忘的镜子——我的历史价值观 四、我对“历史”的态度——具体·宽容·现实 第一章 原始时期的教育 一、中国“教育”的起源(约200万年前) 原始人群时期:约200万年前—5万年前 氏族公社时期:约5万年前—BC21世纪北京人:4、50万年前(1927) 蓝田人:5、60万年前(1963-1965) 元谋人:170万年前(1965) 巫山人:200万年前(1985) 二、原始“教育”起源之“迷” (一)原始“教育”起源于生产与生活经验传递的需要 A、需要: B、对需要的自我认识: 讨论:P3 “教育活动起源于人类参与社会生活和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 (二)启示:人类社会任何事物的起源均来源于人们自身的需要及其主体对它的自我认识。 三、原始社会教育的内容与特点 (氏族公社:约5万年前-5千年前-BC21世纪) (一)内容 生产劳动教育:(工具、取火[氏族]、渔猎、种植、原始手工业) 生活习俗教育:(群体生活规范、两性交往、成年礼等) 原始宗教教育:(自然崇拜、鬼魂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巫术[善神、恶鬼]) 原始艺术教育:(歌舞、绘画、雕刻) 体育(与军事)训练: (二)原始教育的特点 P、10讨论 [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包容多种方面;教育手段局限于言传身教;男女教育有区别;教育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 教育原始性 1、目的原始 2、内容原始 3、形态原始(生活中进行,没有独立于生活) 4、方式原始(言传身教) 四、氏族社会末期“学校”的萌芽 农业、手工业发展-私有制发展-阶级分化-(氏族公社)部落联盟与军事民主制度 部落显贵世袭(政治)-文字-“学校” 第二章 夏、商、西周的教育 BC21世纪-BC476 我国奴隶社会时期 夏 (BC21——BC 16世纪) 商(BC16——11世纪) 西周(BC1066——771年) (春秋:BC770年——BC476) 夏 有文字记载的朝代 教育目的——战士; 教育内容——军事教育、宗教教育、人伦道德教育 商 有成熟的文字(甲骨文、陶文、金文) 大学、小学;国学、乡学 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礼乐教育、书数教育、) 西周 宗法制(分封) 周天子——诸侯国(71)——卿、大夫——士——人民(-奴隶)(等级制度)[嫡长子继承制] 周礼:君臣、父子、夫妻、朋友之间上下尊卑关系的规定,贵族衣食住行、丧葬婚嫁等一切行为的准则,以及政治、军事、法制制度的总称。(姬旦:周公) 学在官府 西周教育制度 家庭教育 “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直女俞婉,男鞶革,女鞶丝。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处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九年,教之数日。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记,……女子十年不出,姆教婉娩听从。” 婴儿在自己能吃东西的时候,要教他用右手进食。在开始学说话的时候,先要教会他怎让应答大人的招呼,男孩应声要直,女孩应声婉。男孩要佩革制衣带,女孩要佩丝制衣带。孩子六岁,教他数数,并教认识东西南北中的方位。七岁,男孩和女孩便不能坐在一张席子上了,也不共用一份食具。八岁,开始进行礼让训练。出入门户和吃东西时,都要让年龄长者先于己。九岁,要教儿童学习计算日期。除教用自然数排列年代、日期外,还要学习中国古代特用的天干地支相配法。十岁,男孩外出上学,学习书写和计算,也可以不再住在内室了。女孩子十岁不再出闺门,由保姆或母亲教女德女工。学理麻、抽丝。 小学教育(8[王侯太子]、10或13[公卿太子]、15,学习年限7年,学习道德行为准则与社会生活知识技能) 大学教育(15[太子]、20) 设在王都为国学,地方为乡学。 管理制度:考核、奖惩 六艺(教育内容) 礼乐 射御 书数 特点:多方面教育因素(思想道德、文化知识;传统文化、实用技能;文事、武备;礼仪规范、内心情感修养;) 特点:学在官府\官师合一\政教合一 第三章 春秋时期的教育(上) (春秋:BC770年——BC476) 一、春秋时期变革 农业生产力发展(铁器大量使用\牛耕\水利灌溉) 土地私有(中下层贵族\自由民开荒); 封建生产关系形成(承认土地私人占有)——封建制度形成; 政治上王权衰落; 旧教育没落,新教育兴起 二、官学的衰败情况 不重视教育、衰败;忙于战争; 三、私学兴起 社会变动打破教育垄断的局面,典章文物与知识分子流落民间; 政治、经济需要; 诸侯国统治者 新兴地主阶级 邓析(BC545-501,郑国)、少正卯(?-BC498,鲁国)

文档评论(0)

ipbohn9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